演出时间:2025年7月13日(周日)19:30演出地点:苏州湾大剧院-戏剧厅演出票价:¥580/380/280/180/80 元演出时长:约90分钟(以现场为准)*本场演出1.2米以下儿童凭票入场*音乐会演出迟到观众需等待曲目间入场早鸟优惠早鸟购票除80价位外可享受7折优惠早鸟优惠价:¥406/266/196/126/80 元 购票请扫二维码(演出票一经售出,恕不退换)琴心如梦·古琴与弦歌音乐会 邀君入梦,聆听千年心弦的共振!七弦为笔,天地为纸。古琴,这穿越时空的“太古遗音”,不仅是指尖流淌的旋律,更是华夏文脉深处的心跳与哲思。当泠泠琴音邂逅清越弦歌,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就此启幕。诚邀您暂离尘嚣,步入这方以琴心筑梦的秘境,共赴一场关乎人生、时间与天地的弦上清谈。本场音乐会由第一批国家级古琴艺术非遗传承人吴文光先生担任艺术总监,邀请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一级演员吕佳,汇集中央、上海、天津三大音乐学院,以及苏州大学、扬州大学的师生校友,江苏优秀琴家为主创团队,精心撷取古琴艺术长河中的璀璨明珠:经典琴曲《渔樵问答》与《樵歌》在这里相映成趣,问答于江湖之远,放歌于林泉之间,共谱古人高士的东方智慧与隐逸情怀;千年遗响《碣石调·幽兰》,于幽谷中独芳,聆听最古老琴谱的深邃意境,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孤高与坚守。而弦歌雅韵亦吟咏不绝:在东坡居士《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的旷达与悲凉中体味诗人人生逆旅的哲思;在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流光易逝的慨叹中,回首弦上流淌的时光之河;在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禅意空间里,引领本心归于澄澈与空灵。音乐会还将呈现新创琴曲《梦回期思》《梦迹》,熔古铸今、梦笔生音,以七弦续写古意,用音符探寻心灵深处的故园幽梦与生命行迹,展现古琴艺术在时代长河中的生生不息与创新活力。指下乾坤,心上明月。7月13日晚,非仅聆听,更是沉浸——让我们在弦鸣与人声的交融中,唤醒血脉中沉睡的文化记忆,体悟“琴者,心也”的至高境界。席位珍稀,诚邀懂琴惜梦之人,共聚苏州湾大剧院,同醉于千年弦歌的醇香之中,在悠长的琴声余韵里,照见自己内心的纯真与宁静。 演出曲目单 琴箫合奏【云州佛影】张福全 作曲、吴文光 演奏本 吴炯 古琴、钱炜 箫古琴独奏【渔樵问答】清《琴学入门》吴景略 打谱、顾迁 古琴弦歌【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作词、月东晓 作曲 吕佳 演唱、月东晓 古琴、施成吉 笛子古琴独奏【樵歌】明《神奇秘谱》吴文光 打谱、江禾 古琴古琴独奏【梦迹】孔志轩 作曲、翟忻来 古琴中场休息古筝与低音提琴【婵娟】姚晨 作曲、王于真 古筝、陈翰叡 低音提琴古琴独奏【梦回期思】吴叶 作曲、王哲 古琴古琴独奏【碣石调·幽兰】唐手抄卷子本、吴文光 打谱、孔子文 古琴弦歌【一剪梅·舟过吴江】清《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宋·蒋捷 作词、吴叶 重订/编配吕佳 演唱、王哲 古琴、施成吉 笛子、月东晓 古筝弦歌【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宋·苏轼 作词、姚晨 作曲吕佳 演唱、孔子文 古琴(实际演出曲目及演员以现场为准) 音乐家介绍 (按出场顺序)吴文光 艺术总监虞山吴派古琴创传人;中国音乐学院著名教授、首批博导;留美民族音乐学哲学博士;入选古琴艺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琴会)荣誉会长。1989年荣获首届中国金唱片奖。2016年荣获中国琴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2021年获得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颁发的“民乐艺术终身贡献荣誉称号”。吴文光长期从事古琴演奏和音乐研究方面的工作,集演奏、创作、教学、理论研究于一身,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近二十年来提出“述作”“乐诠”的音乐理念,为古琴在新时代的发展继续开拓道路。吴炯 古琴演奏虞山吴派琴人,师承古琴宗师吴文光先生。中国乐器协会古琴研究会常务理事、无锡古琴研究会会长、市级古琴非遗传承人。长期致力于无锡古琴传承和古琴文化史研究,撰有《虞山吴派古琴艺术的传统性艺术性和学术贡献》等论文。参与国内外演出40多场,学术研讨会10多场,如“虞山吴派的继承与创新”音乐会,“大哉有虞”吴景略、吴文光述作琴曲全国巡演,及2019年文旅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新加坡“弦风茗月古琴音乐会”、2020年苏州“吴声清婉”虞山吴派古琴音乐会等。钱炜 笛箫演奏无锡古琴研究会副会长、无锡梧声古琴传习所笛箫教师。精于制箫、擅长琴箫演奏,其风格古典细腻、气韵生动。担任历届无锡古琴音乐会箫首席,多次参演无锡大剧院古琴音乐会及国内民族音乐会担任琴箫演奏,如2020年苏州“吴声清婉”虞山吴派古琴音乐会、2021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清流歌凝章——中国诗词古琴琴歌音乐会”等。顾迁 古琴演奏南京大学文学博士,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兴趣为中国礼乐文化、先秦两汉文学,著有《中国的乐舞》,译注《论语》《尚书》《孝经》等出版。古琴演奏师承陈熙珵先生,并受吴文光先生、姚公白先生的指导。对琴乐、琴学及古琴打谱均有所研究。吕佳 弦歌演唱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一级演员。工旦角。师从吴美玉、赵国真、张丽珠等,2003年拜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梁谷音为师。苏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其主演的作品有《南西廂》《红娘》《潘金莲》新版《義俠記》《玉簪记》和青春版《牡丹亭》。导演作品:小剧场昆剧《千年一叹》荣获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剧目奖、第二届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第四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优秀小剧场剧目奖、入选2024年江苏省小剧场演出季优秀剧目巡演;导演并主演的小剧场昆剧《竹林三昧》荣获第五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紫金优秀表演奖。“戏剧中国”首届全国小戏小品优秀作品展演最佳导演、江苏省第四届“戏剧小戏小品”展演优秀导演。月东晓 作曲/古琴/古筝演奏韩国全北国立大学韩国音乐系博士在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中国传统音乐协会会员,中国琴会会员。韩国汉城昆剧古琴研习社秘书长。少年时期学习云南非遗-传统乐种“洞经音乐”及笙箫筝笛演奏;留学期间学习韩国传统音乐理论及大笒、玄琴演奏。古琴师从虞山吴派琴家何子珺女士,后得益于虞山吴派泰斗吴文光教授授课指导。创作古琴与小乐队《虞海升平》、琴歌《春日我闻室》《题破山寺后禅院》等。施成吉 笛箫演奏国家二级演奏员,司笛。先后师从江苏省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奏员蒋晓地老师、著名昆笛演奏家顾兆琪老师、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詹永明教授。曾荣获首届江苏省"红梅奖"器乐组金奖,中国"红梅金花"称号,江苏省茉莉花音乐大奖赛竹笛组优秀表演奖。2023年,参加南昆音乐人才培训班。2024年,荣获“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展演。在昆剧《红娘》、新版《义侠记》、新版《白蛇传》、《琵琶记》、传统版《贩马记》、《铁冠图》、《烂柯山》、《牡丹亭》、《长生殿》等剧目中担任主笛。曾出访德国,美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突尼斯,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江禾 古琴演奏扬州大学音乐学院古琴教师,近现代史博(斫琴史研究)在读,古琴艺术广陵琴派市级非遗传承人。中国琴会理事、中国乐器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广陵派第十三代传人,蜀派叶氏一脉第七代传人。2022入选中荷建交五十周年十大甄选斫琴师,作品《似锦》代表中国斫琴非遗工艺参展荷兰世园会;2022“我们的声音上太空”全国总展演—— 成年专业组金奖;2021奥林匹克青少年音乐展演全国总展演——器乐合奏组金奖、器乐类古琴独奏专业组金奖。孔志轩 作曲作曲博士,江苏扬州人,现居苏州,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师从王建民教授。他现任苏州大学音乐学院讲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姑苏宣传文化人才。他的作品涉及协奏曲、民族管弦乐、管弦乐、室内乐、合唱等体裁。他的代表作有民族管弦乐《五四之光》、笙协奏曲《逍遥天地游》、唢呐与乐队《麒麟颂》、琵琶协奏曲《幻想伎乐天》、柳琴协奏曲《赤壁》、室内乐《竹风吟月》《望岳》等。翟忻来 古琴演奏青年古琴演奏家,苏州乐林琴苑—幽鸣琴社社长,本硕均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古琴演奏专业。2008年起师从王利建老师学习古琴;2014年起师从戴晓莲教授学习古琴;后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古琴演奏专业。曾获第三届“华音杯”国际音乐大赛全球总决赛获金奖;第三届新加坡古琴艺术节-首届“和乐杯”国际古琴邀请赛专业组银奖。作为上海音乐学院“泠然音生”古琴团队骨干成员,从2015年起于国内外各地开展音乐会,并担任古琴独奏及新作品的首演。姚晨 作曲作曲家姚晨的音乐根植于东方和西方的音乐传统,其音乐语言充分运用了当代作曲技法的开放性融合了二者。他对音乐时间、音色、律动、结构及表情的感知上都处于许多临界地带:新与旧,东与西,非理性的神秘与理性的逻辑。他长期与中外顶级音乐团体和音乐家合作,接受过许多国际音乐奖项和委约,包括哈佛大学弗罗姆音乐基金会,法国国家广播电台,中国国家大剧院等。其作品曾在美国坦格伍德音乐节,日本太平洋国际音乐节,香港艺术节上演。创作有乐队作品《远渡》《造园》《秋怀》,实验戏剧《琵琶弹戏》,以及《劝君更尽一杯酒》等中西混合室内乐作品和《云·山·风·松》等琴歌作品。姚晨曾在国内外多所音乐院校任教,现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教授。王于真 古筝演奏台湾青年古筝演奏家、作曲家,现为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古筝演奏员。曾获澳门金荷杯国际青少年音乐大赛青年專業組金奖、台湾省音乐比赛三次箏獨奏第一名,并两度荣获中华民国国乐学会弹拨器乐大赛古筝独奏冠军。曾入选台北市立国乐团“国乐亮晶晶”新秀及两厅院传统器乐新秀。她与多个国际乐团合作,包括UIUC New Music Ensemble、Ball State Symphony Orchestra、Vancouver Inter-Cultural Orchestra、newEar Contemporary Chamber Ensemble、UMKC Musica Nova等。旅居美国期间,随美國Compost Q即兴乐团及温哥华兰韵中乐团巡回演出百余场,并参与美加音乐节演出及給予美國多所大学古筝讲座。陈翰叡 低音提琴演奏中央音乐学院低音提琴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于苏州大学、Ball State University 以及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任教。以独奏、室内乐以及乐团声部首席等不同身分活跃于世界各地,曾在许多城市举办个人独奏会与大师班。常年受邀美国国际低音提琴研讨会在美国举办个人独奏会。曾在美国芝加哥低音提琴音乐节,法国比亚利兹低音提琴音乐节、以及兰阳国际低音提琴音乐节等知名音乐节担任专业导师。陈翰叡博士于DePaul University取得硕士学位,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取得表演博士学位。吴叶 作曲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博士、副研究员,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出生于古琴世家,自幼随祖父吴景略、父亲吴文光学习古琴音乐文化。现创作有古琴曲《竹林烟雨》,琴歌《甚矣吾衰矣》等五十余首作品。《梦回期思》一曲入选2023新加坡国际古琴大赛职业组决赛必选曲目、2024北京传统音乐节中国音乐展演规定曲目库。著作入选国家出版基金、“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重点出版项目、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项目”。2024年担任音乐制作人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全球发行《轻舟已过万重山》全景声数字古琴专辑。王哲 古琴演奏艺术学在读博士,美国巴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与文化专业(古琴演奏方向)硕士,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赵家珍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韩国汉城昆剧古琴研习社理事。获“南风杯”、“我们的声音上太空”等古琴大赛专业组金奖。曾在纽约林肯中心演奏古琴协奏曲《别赋》,在苏州举办《琴不古·王哲中外作品专场古琴音乐会》。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古琴艺术理论研究与评论人才培训》,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一篇。孔子文 古琴演奏江苏徐州人,现居苏州。中国琴会理事、天津音乐学院古琴演奏硕士,师从李凤云教授。古琴启蒙于易群老师,曾先后得到成公亮先生、戴晓莲教授、吴文光教授指点。她演奏的《广陵散》被选入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材《音乐鉴赏》多媒体课件、打谱作品《泽畔吟》,在国际琴会暨第三届中国琴会打谱会中入选打谱论文及演奏代表,此外她还首演了当代古琴新作《莼鲈之思》、《梦迹》,为手游《楚留香》、动漫《高山流水》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