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琴网新闻编辑

level

国琴网新闻编辑

琴讯 | 大漠孤烟直,琴音梦盛唐—《琴为何物·唐·孤烟直》周六上演!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精彩)自 得 琴 社 四登CCTV央视中秋晚会舞台全网播放量过3亿火遍B站、YouTube惊艳国人和老外好评如潮.....这个以90、00后青年演奏家为主的被观众称为“仙乐”、“视听盛宴”不断冲破次元壁的“神仙乐团”9月20日 将在烟台大剧院上演演奏家们将身穿唐代复原服饰弹奏着最古老的乐器为观众献上来自盛唐的悠扬乐曲破卷而出   PART 01   打开自得琴社的视频,你能看到像泛黄宣纸的背景画面,乐手们身穿中国传统服饰,席地而座,演奏各种各样的民族乐器,神情怡然自得。2019年,自得琴社与中国装束复原团队进行合作,发布了第一支搭配复原装束的演奏视频,是改编自经典国漫《秦时明月》的配乐《空山鸟语》。一经发布,便爆火出圈。到目前为止,这支视频在B站已经狂揽174.6万播放量,12.2万点赞,12万投币,10.7万收藏。迄今为止,自得琴社的视频作品已经有了汉、唐、宋各个朝代不同的复原服饰和妆容的呈现。中国装束复原团队在设计乐手们的妆造时,参考了很多唐代的古画、文字记载、文物等资料。唐代流行的堕马髻,双环望仙髻,却月眉,花钿......所有的造型都有理有据,力求将古代最真实的美还原出来。出以新声   PART 02 别看自得琴社弹奏的是最古老的乐器,他们可是备受年轻人喜爱,不少喜爱古装的年轻人会穿着汉服来看自得琴社的表演。自得琴社如此受欢迎,是因为他们真的在“玩”乐器!连自得琴社艺术总监唐彬都认证“所有的作品都是在玩的过程中形成的”。正是因为自得琴社的成员们热爱古琴,用纯粹、放松的态度做音乐,才使得改编后的传统乐器版《哆啦A梦之歌》,《哈利波特》主题曲,《愤怒的小鸟》等,还有自得琴社极具代表性的国风原创作品《桂枝香》《醉醉渔·唱唱晚》《大夏》等,听上去都鲜活而富有朝气。自得琴社将身着唐代复原装束,如画中乐者,鼓琴吹笙,宴乐众宾。 《琴为何物·唐·孤烟直》音乐会选曲或为传统旧曲,或为古曲改衍,或为新作。承淑古志,以出新声。这一次,他们带着一身纯真的唐风来到烟台!你与盛世大唐之间就差一张票的距离哦~| 演出时间 |9月20日(周六)19:30| 演出票价 |480/380/280/180/100元| 演出时长 |约95分钟,无中场休息| 温馨提示 |1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本项目不参与积分兑换本场演出迟到观众须在曲目间两两进场双人套票480元*2=660元380元*2=560元识别二维码即可购票曲目单1、古琴与大鼓《幽兰》据《古逸丛书》 改编:唐彬2、器乐合奏《幻世长安》作曲/编曲:唐彬3、器乐合奏《折柳阳关》改编:张笛、周一阳、唐彬 、黄瑟4、古筝与中东鼓《行者》作曲:魏军5、器乐合奏《凉疆》作曲:唐彬管弦配器/电子音乐:田汨、周楚航 管弦乐录制:布达佩斯交响乐团6、器乐合奏《乐极》改编:黄瑟、唐彬、周一阳、张笛7、中阮独奏《游泰山》作曲:林吉良8、古琴独奏《欸乃》据《天闻阁琴谱》 9乐舞《玉狸记》改编/作曲:唐彬编舞:张育菲作词:方圳海 人声:张奕10器乐合奏《大夏》作曲:唐彬11古琴与打击乐《颐真》改编:唐彬12器乐合奏《破阵》作曲:唐彬管弦配器/电子音乐:田汨、周楚航 管弦录制:布达佩斯交响乐团13器乐合奏《霓裳惊梦》作曲/编曲:田汨、周楚航管弦乐录制:布达佩斯交响乐团*演出曲目及顺序以现场为准

4小时前
0 0
琴讯 | 古琴清音映今韵——虞山吴派再续“薪火相传”音乐文脉

9月13日晚,北京音乐厅迎来“薪火相传”系列又一重磅演出——“指上闻心·虞山吴派古琴音乐会”。音乐会由著名古琴大师吴文光担任艺术总监,汇聚虞山吴派——吴钊、赵家珍、李蓬蓬、黄梅等多位名家与青年演奏者,以十首作品全面展现虞山吴派古琴艺术的深厚底蕴与时代风貌,这十首作品次第展开,既有《忆故人》《渔歌》《乌夜啼》《广陵散》《潇湘水云》《泛沧浪》等吴派经典琴曲,又有《梅花三弄》等中西合璧的室内乐作品,以及《黄鹤楼》《饮湖上初晴雨后》这样结合中国传统诗词的新创琴歌作品,传统与当代在这一夜交相辉映。发源于江苏常熟的虞山吴派,以琴宗严天池“清微淡远”为旨,经吴景略宗师(1907—1987年)开创“虞山吴氏”现代演奏体系,其子吴文光及其传承弟子代代相传,在琴坛独树一帜。恰如本系列“薪火相传”的主题,古琴这一承载三千年文脉的弹拨乐器,经一代代琴家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华夏礼乐的精神象征与文化注脚。虞山吴派第一代 吴景略(1907—1987年)虞山吴派第二代 吴文光 虞山吴派第三代 吴叶音乐会在古琴演奏家高欣然、钢琴演奏家王珏所奏《泛沧浪》的水波声中揭幕。吴文光根据明《神奇秘谱》打谱,将郭沔笔下“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的意境交托于七弦与钢琴键盘,古琴主调清冷疏朗,钢琴则以固定音型荡漾如舟歌。水声仿佛流转于厅堂之间,观众仿佛随之泛舟五湖,心与天地共游。紧接着,吴钊带来古琴独奏《忆故人》。其音色清婉,如抽茧丝般细密绵长,缓慢的下滑音宛若思绪在山谷间久久回荡,将“空山忆友”的情绪寄托于听者心田。一曲首演的琴歌《黄鹤楼》,由吴叶作曲,曲丹清亮的歌声与吴雪盟的古琴、王华的箫相互呼应。诗意的旋律中,崔颢笔下的楼阁与江水似在雾霭中浮现,琴弦间充盈着浩渺与孤绝。继而孙昊鹏的《广陵散》,悲壮激越的乐音如同史诗,跌宕起伏,既有聂政慷慨赴义的铮铮铁音,也有婉转动人的抒怀,音乐厅的空气在紧张与舒缓中凝聚,观众屏息倾听。双古琴《潇湘水云》则让人感到另一种宏阔。孙灜与高欣然相坐抚琴,弦音交织处,九嶷山的隐约身影在琴声里若隐若现。低徊的旋律中有行吟的忧愤,而快速段落则如风卷云舒,心潮澎湃。吴叶的原创作品《海上丝路》在吴雪盟的演绎下气象恢宏,广府渔歌与海外音律交融,七个段落层层铺陈,从“扣舷而歌”到“万里远航”,仿佛千年航船再度启程,见证了大湾区同舟共济的历史,也寄托着未来的豪情。下半场的演出更显多姿。黄梅的《乌夜啼》以繁促的勾挑模仿鸟鸣声,与宁静的泛音交替出现,紧张与安宁的对比令人心绪随之起伏。琴歌《饮湖上初晴后雨》由曲丹与洪云霞、王华合作呈现,苏轼笔下的西湖烟雨被三段体的音乐描摹得恰到好处,箫声轻打后半拍的点子,如细雨点点,湖光潋滟,诗意生动。李蓬蓬与李莉带来的古琴与竖琴二重奏《梅花三弄》,则是一幅“凌霜之韵”的图景。古琴清冷,竖琴晶莹,两种“至清之声”交织成三次叠奏的回环,梅花凌霜而立的高洁气质由此传递。最后,赵家珍演绎的《渔歌》为整场音乐会收束,旋律起伏摇荡,渔翁与江水似在对答,余韵袅袅,仿佛欲带着观众泛舟彭蠡湖畔,使人久久不忍离去。这一夜,北京音乐厅不仅见证了虞山吴派古琴的悠远回响,更为“薪火相传”系列增添了浓墨重彩的终章。“薪火相传”以“传统与当代对话、名家与新秀携手”为内核,致力于让观众在舞台之上看到艺术血脉的延续与生长。从老一辈大师到青年演奏者,从传世古曲到原创新作,一代代演奏者与一篇篇乐谱记录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轨迹,也展示了它在新时代的创造力与生命力。北京音乐厅总经理张艺林表示,本场音乐会作为北京音乐厅2025年“薪火相传”系列的收官之作,意义尤为深远。在古琴清音中,观众感受到的不仅是音乐的美感,更是文化艺术的厚度与精神的接力。正是这样一份坚持,为传承中华千年文化脉络的道路,点亮了独具意义的艺术灯火。左右滑动查看精彩场外花絮 撰稿:李佩君摄影:罗维、崔战

29小时前
0 0
琴讯 | 和豫由中——古琴名家李孔元先生独奏音乐会预告(郑州站)

公元2025年9月20日,中国台湾著名古琴家李孔元先生将莅郑州,并于河南省艺术中心音乐厅举办“和豫由中”——丝絃古琴独奏音乐会。夫琴之为德,贵乎中和;心之所寄,尚乎安豫。至若妙音发越,本乎“由中”。宫商之谱,唯摹其形;肺腑之诚,乃赋其神。中心所感,寄于指端,方有玉振金声,直抵性灵。此“由中”之谛,恰如豫人谈吐,出言必“中”,琴道人情,于此贯通。所谓“和豫由中”者,实言琴心之三昧,兼取豫土之深衷也。先生少有志于琴道,及长师侍秋庵容天圻先生,遂得大进。后三十余年间不避风尘,往来两岸交流琴事,诚可谓念兹在兹,精益求精者。每聆先生雅奏,恍然令人神移,其中深意,非技可臻,实由心契。故知“和豫由中”四字,亦可见先生琴艺之大略焉。嗟乎!怡然安豫,斯为乐土。和豫由中,乐之本然。惟愿诸君届时拨冗,惠赐清赏。携琴同游,未必非入林泉,得趣会心,何劳远涉山水。但怀中和之气,发由衷之响,虽处市井,如对云岩。此中真意,岂复在弦徽之间耶?和豫由中李孔元先生古琴独奏音乐会-时间-2025年9月20日(周六)19:30-地点-河南艺术中心•音乐厅-票价-VIP580/380/280/180/80元-早鸟票-开票之日起至7月26日580元x2张=870元380元x2张=646元本场演出剧院会员及会员群内会员享受相应折扣优惠,购买双人套票可享折上折优惠扫码在线购票*本场演出1.1米以下儿童凭全票入场演出曲目《流水》《醉渔唱晚》《长门怨》《沧江夜雨》《春晓吟》《良宵引》-《梅花三弄》《平沙落雁》《洞庭秋思》《忆故人》《阳关三叠》《潇湘水云》(曲目以演出当日为准)(本视频内容为李孔元先生2025年上海古琴独奏音乐会节选)演奏者介绍李孔元,中国台湾琴人。现任台湾大学音乐学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曾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中国乐器学会古琴学术委员会副会长、常务理事;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自1992年七月起,先生来往海峡两岸交流琴事,参与琴坛专业会议与演出,逾三十年。2008年从教育工作退休后,应各地琴友邀请,致力讲授古琴音乐传统审美与曲目操弹。操弹琴曲,谨守师承中“踵事增华,后出转精”的遗训,专注于前辈琴家的创造性思考与操琴手法的运用。风格简静平易,诠释精准,音节畅达,意韵萧疏,在琴坛乐友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1《流水》清 《天闻阁琴谱》(管平湖先生演奏本)容天圻先生传授李孔元先生整理琴曲《高山流水》传自伯牙、子期知音遇合的故事,来源古远。据《神奇秘谱》的说明,《高山流水》本为一曲,到唐朝才分为二操。在历代琴谱中,此曲曾被普遍记载,虽然可见增删的痕迹,但在主题及结构上差异并不大,显然出于同源。就曲调和指法而言,断言其来源甚古,则当无疑义。本曲在琴谱的传承上,可分为两系:一为传统的无滚拂「流水」,现已基本绝传;另一为清末张孔山道长所传的「七十二滚拂流水」。张氏「流水」,自清末川派琴谱的著录及传授,早已普传海内,蔚为风尚,其音乐形象,生动鲜明,不言自明。此曲管先生的演奏版本,指法简静,风格高古,音韵雅正,气势雄浑,并未完全按照「天闻阁琴谱」操作,个人风格极为突出。据管先生亲传弟子王迪先生说明,系经张孔山道长的再传弟子济南秦鹤鸣道长整理指法之后的版本。今按管先生宇航版录音,整理诠释并演出。上下滑动查看文字内容2《醉渔唱晚》容天圻先生传授李孔元先生整理「醉渔唱晚」一曲,初见于明代的「西麓堂琴统」。时下所流行的诸多演奏版本,则脱胎自清末张孔山道长所传,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古曲。容天圻先生传授的版本,系以「天闻阁琴谱」为底稿,并参酌查阜西先生根据「百瓶斋琴谱」所奏润饰而成。这次音乐会的演奏版本,尽量保留查先生的创造性演绎,极尽音韵流转之能事,音乐形象十分鲜明生动。「五知斋琴谱」解题云:「醉渔唱晚」,为后世隐流所作……此曲实有笑傲烟云、醉乡酣美之意,非尘埃奔走、粗心浮气所能领其趣也。「瓮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聆斯曲亦当作如是解。本曲描写渔夫醉歌于暮晚之酣态,或扬波举网,或摇橹放歌,映夕阳余晖于江湖,藉酒放歌以畅情,音乐形象极为生动。是琴曲中酣畅淋漓、不可多得的佳作。3《长门怨》清 据民国梅庵琴谱演奏容天圻先生 传授      本曲初见于清「龙吟馆琴谱」,系山东诸城琴派独有的曲目,后因王燕卿及王心葵两先生的普传,及「梅庵琴谱」的出版而风行一时。本曲演奏,风格基本仍从胡莹堂先生以降的传承诠释。本曲曲意所表现的,正是汉武帝皇后陈娇被贬之后,幽居于长门宫中的抑郁和寂寞。曲子一开始的泛音,传达了月下的环珮之声,具体而传神。入调之后,则刻画陈皇后中宵不寐,且行且述,踯躅徘徊的形象,从而表达其内心的愁绪。其起始平淡而无奈,继之则压抑而沉痛,之后出以凄楚而激愤。各段指法的设计,充分结合古琴各音区的音色特点。其高音滑奏的乐段,将一位色衰失宠的皇后的哭泣,表现得极为传神,也是本曲最受瞩目的部分。而全曲最终的动机再现,则似乎在暗示,纵使千金能买相如赋,也恐难期重修旧好的忐忑与无奈。本曲因形象鲜明,曲调流美,加上梅庵派重用撮指和声,音韵宏大饱满,能达雅俗共赏之境,因此在极短时间之内即盛行一时。4《沧江夜雨》 《诚一堂琴谱》(等合参)        李孔元先生 打谱这一首初见于明代「梧冈琴谱」的曲调,在琴曲流传史上,从明初到近代,曾出现过「水龙吟」、「瑞龙吟」、「沧海龙吟」、「沧江夜雨」等不同名称。近代流传的版本,只有乐瑛先生根据师授手抄的「沧海龙吟」传谱演奏录音版本。经比对数种明、清传谱后,选取「诚一堂琴谱」为骨干,参酌「太古遗音伯牙心法」的泛音与尾声乐段,按「徽言秘旨」的速度结构标记重新打谱,部分乐句参用较早期的「梧冈琴谱」与「藏春坞琴谱」的相对乐句,以求其自然畅达,言之有物。「诚一堂琴谱」与「徽言秘旨」皆称此曲为「沧江夜雨」,今从之。乐曲起始的疏宕音型,显示阴云积郁、星月黯淡、夜雨迷蒙的形象。入调之后,虽然音节清朗,却隐隐约约有斜风飘飘、细雨绵绵之状。到速度转急的乐段,顿现江水陡涨、一泻千里的态势,一直延续到乐曲入慢。入慢之后的散板,音节顿挫沈郁,似闻「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的凄清况味。最后,在无可奈何的叹息声中,以黯然远引的泛音乐句结束全曲。5《春晓吟》 明 《大还阁琴谱》李孔元先生 打谱琴曲「春晓吟」初见于明代的「西麓堂琴统」,近代则较常使用清代「自远堂琴谱」的版本演奏。经比对明清数种琴谱之后,取时代略早,而音乐较丰富晓畅的「大还阁琴谱」,重新打谱定拍。此曲描写朝曦初升,闺阁佳人,春睡既足,闲步小园,赏花扑蝶,裙裾摇曳之状,形象极为生动。末段的散板乐句,则有凝神痴想之态。全曲曲调清新,结构精致,是一首情致幽深,风流澹宕的轻灵小品。6《良宵引》抄本琴曲容天圻先生传授琴曲「良宵引」,初见于明代的「松絃馆琴谱」,明清两代持续不断有颇多琴谱收录,递嬗之迹斑斑可考,是一首广受琴人关注的优秀小品。此曲收音于高音宫音,调性清新恬静,温润婉约。容先生所授版本,线条婉转流畅,曲中两度呈现的主题旋律,以虚实相应的手法,表现出春夜良宵,恬静愉悦的心境,风格迥异于琴曲常见的朴厚劲直。虽为小品,可谓别开生面。7《梅花三弄》 清 《春草堂琴谱》         容天圻先生 传授本曲初见于明初的「神奇秘谱」。琴家旧传此曲即笛曲「桓伊三弄」,在唐代由颜师古改编为琴曲。明清两代收录此曲近三十种琴谱,绝大多数都将此曲理解为描述梅花之冰清玉洁的作品,并有「梅花引」「玉妃引」等别称。容天圻先生所传授的版本,系以刊行于清乾隆九年的「春草堂琴谱」为骨干,并参照溥雪斋先生的演奏版本作处理。此曲指法古朴,声多韵少,在结构上充分运用了古琴音色与音域对比的技法。尤其三次出现的泛音主题,不仅动听,更令人有冰清玉洁的联想,极富特色。全曲由月夜踏雪寻梅,目睹谿山夜月的慢板开始;中段的行板,描写梅花暗香浮动,迎风摇曳的神态;之后的快板,谱写风雪加骤,风荡梅花,凌风戛玉之态。入慢之后,风静雪霁,疏影横斜,月色空明,天地莹澈,一派宁静安详。曲中隐隐透露春天将至的喜悦,别有一种乾坤清宁的祥和之气。8《平沙落雁》 抄本琴曲容天圻先生传授本曲俗称「南平沙」,系湖北孝感琴人胡莹堂先生根据清末民初寄寓武汉的陈寿臣先生抄本定拍,之后传至南京青谿琴社及台湾南部。此曲因不曾著录于历代琴谱,且曲调迥异其他谱本,在胡先生眠琴室所传琴曲中,最是弥足珍贵。容天圻先生在此曲的承先启后上,无论曲调结构、演奏速度、气口风格与意境,都极为严谨。容先生秋月草堂门下弟子,也必须深入学习,传承丝毫不曾因时代嬗递而变异,是最具琴学历史价值的代表性曲目。此曲描述羁旅客途的游子,当秋风萧索、北雁南来时,感喟身世飘零、征尘未歇,顿兴井里之思的凄凉况味。尤其曲末泛音尾声的变宫音,让整首乐曲的意境更显寂寞悲凉。9《洞庭秋思》 李孔元先生据《西麓堂琴统》及《松絃馆琴谱》合参打谱演奏本曲初见于「西麓堂琴统」,直到清代中叶的琴谱都还偶有发现,是一首流行近三百年的名作。据部分古琴音乐学者的考证,本曲极可能就是东汉蔡邕所作「秋思」的遗存。就本曲指法、风格与调式而言,谓其出于古远的年代,应可确信。一九五四年,查阜西先生为了寻找古谱旋宫转调的规律,方便发掘唐卷子「碣石调幽兰」文字谱,曾着手本曲的合参打谱,成为当代常见的操奏版本。此曲虽是篇幅不长的小品,但旋宫转调的情况较复杂,越晚出的谱录徽分错误越多,简直难以成操。经比对明清六种以上的琴谱之后,取「松絃馆琴谱」为骨干,部份乐句及徽位则参酌「西麓堂琴统」,另行打谱。就本曲的调性而言,明代的琴谱都将本曲列为徵调琴曲,以正调为基本定絃,收音于四絃「林钟」,按唐代的絃序称为「徵」絃,故而称为「徵调琴曲」。通过按絃指法的操作,调式游移不定,在音阶的运用上较为复杂而且极富创意。乐曲起首,在「无射」交叉「林钟」二均为主的阒寂乐风中,呈现一种幽深孤寂的意趣,令人顿生独立苍茫、万籁俱寂之感,并且暗示了本曲调性的丰富。第二段调性稳定地转入「无射羽」,气氛转为凄恻苍凉,情绪也激动而酸楚,十足的「悲秋」气味。当段末转回主调的「林钟宫」时,却又令人感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超脱。第三段一开始的「打圆」指法,令人有一扫阴霾、豁然开朗的感受。接着的「林钟宫」的主题曲调,大有天宽地阔、山清月明、木叶婆娑的逸趣。最后的泛音尾声,复归于清阒寂寥的主调,声韵疏迟地收在征调主音上,静谧安详,余韵悠悠。10《忆故人》胡莹堂先生传谱容天圻先生传授「忆故人」一曲首次见载于1937年发行的《今虞琴刊》,此后各地琴人相互传奏而风行至今。胡先生传谱系得自彭祉卿先生所抄赠,与普遍流行、日趋繁密的指法相较,相对简洁质朴,风格厚重苍古。此曲亦名「空山忆故人」或「山中思友人」,描写于山中月下徘徊,思念故友之情。曲中所思,或念师友、或想至交、或感知音、或怀远人,无不移情伤怀,感人至深。曲中重用左手大指名指交错横行的「蟹行」指法,音韵连绵,对抒发感情,极具形象。主题旋律,又以虚实相生,重复进行的语法,表达思念之情,特色鲜明。全曲旋律结构,以调式转换来暗示心情转变的过程,将内心的五味杂陈,具体以声音呈现,独具巧思。11《阳关三叠》清 琴学入门李孔元先生打谱「阳关三叠」一曲,初见于明初的「浙音释字琴谱」残谱,近代流行的「阳关三叠」,则著录于清同治年间,野鹤道人张静芗所编的「琴学入门」,系福建浦城祝桐君(凤喈)所传「与古斋」家藏祕谱,为闽派的传谱。全曲歌词,以「渭城曲」全诗为骨干,其余词句,与其他谱本各不相同。曲调则可上溯到明代的「发明琴谱」与「太古遗音」。尤其「太古遗音」与「琴学入门」,定调虽然不同,但通过按絃技法,两谱除泛音尾声之外,曲调几乎完全一致,可见此曲流行已久。按照传统,诠释琴歌以词为准处理曲情,全曲三叠,词意带有明确的情节递进,因此按三叠的词意,重新打谱,处理曲情。具体以速度、取音音色与走手音语法的变化,来体现曲情。第一段表现的是饯别会的场景,与对远行者的软语宽慰,曲风平和而诚挚。第二段表现的是,饯别宴上觥筹交错,酒酣耳热之下,伤别之情溢于言表。第三段,先是宴饮既毕,相顾无言的片刻宁静;继之以离别在即,不知何日再聚的激动,到离别后鱼雁往返的期待,段落虽短,曲风变化却丰富多彩,情感深刻。最后的散板泛音乐段,以迷离的速度与音色,呈现出不可确定的落寞孤寂,结束全曲。12《潇湘水云》  清 《自远堂琴谱》李孔元先生打谱本曲初见于明代的「神奇秘谱」。其解题云:「是曲者,楚望先生郭沔所制。先生永嘉人,每欲望九嶷,为潇湘之云所蔽,以寓惓惓之意也。然水云之为曲,有悠扬自得之趣,水光云影之兴。更有满头风雨,一簑江表,扁舟五湖之志。」本曲自问世以来,以其形象瑰丽,指法精绝,备受历代琴人瞩目,琴谱收录不绝。但各谱对走手音的处理方式变异极大,精粗亦颇悬殊。近代琴人各出机杼,加花补音的现象,幻变无穷,令人莫衷一是。遂取指法简静古朴的「自远堂琴谱」,重新打谱定拍,凸显古琴走手音所需关注的音乐想象力。此曲起始的散板泛音,以朦胧迷离的音色,错落有致的音符,描写「洞庭烟雨」的画面。继之以明丽的触絃,与舒徐的节奏,呈现「江汉舒晴」、「天光云影」的景致。接着即是后人艳称的「水云声」乐段,充分运用古琴中特有的低频木声走手音,暗示乌云翻涌,风雨将至。接着节奏加快,进入「水接天隅」「浪卷云飞」的乐段。而后再现一次指法略微繁复的「水云声」乐段,将全曲推向「风起水涌」、「水天一碧」的高潮。风雨消歇之后,以泛音表现「寒江月冷」、星斗高悬的清寂高旷。接着的「万里澄波」,有回望九嶷,山环水绕,草木幽深,令人起招隐退居之想。最后在「影涵万象」旷达宁静的泛音中,结束全曲。

09-16
0 0
琴讯 |【“得意之作”古琴名家音乐会】吴钊、龚一“八老九十”领衔三代琴家相聚太湖之夜

2025第八届“琴近太湖”系列活动得意之作【得意之作】当代古琴名家代表作品音乐会时间:2025年10月19日19:30地点:苏州湾大剧院-戏剧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钊、龚一领衔,八老九十坐镇!老中青三代琴家同台,十余位名家携近年得意之作,共奏太湖之畔。古琴盛宴,收官之夜——只此一场,意蕴千年。🎼 特别彩蛋:凭票尊享《八老九十》签名珍藏版(黑胶/CD/视频)首发购买权益琴心不老,传世之音2025仅此一夜 📍太湖之畔| 🎫 限席珍藏🎐 相约太湖,听一场值得刻进岁月的琴音。购票方式扫码购票苏州湾大剧院大麦网猫眼票星球演出人员演出人员龚一1966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现为上海民族乐团一级演奏员、终身艺术顾问、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专家委员、2008年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出版教学影视片《学琴入门》《琴乐探微—龚一古琴六十年供奉》《古琴演奏法》《古琴新谱》及约二十片CD专辑、《龚一琴学文集》。2019年10月获“新译杯”-《杰出民乐教育家》奖。吴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琴会”首任会长兼全国业余古琴艺术水平考级委员会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民乐艺术终身贡献荣誉称号”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的特殊津贴。1953年起先后师从泛川派古琴大师查阜西、吴派古琴大师吴景略两位先生学琴。1959年师从音乐史家杨荫浏研究中国音乐史。邱桐天津音乐学院古琴教师。青年古琴演奏家。国际中国音乐家联合会古琴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天津音乐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基地负责人。师从著名古琴演奏家、教育家、广陵派传人李凤云教授。受邀出访莫斯科参加庆祝中俄建交70周年系列活动等。王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会长,北京市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钧天坊”创始人、当代斫琴与演奏兼善的著名古琴艺术家,美学空间设计师。2008年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制作古琴“师旷式—太古遗音”。戴微文学博士,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导、学术委员会委员、知联会副会长,音乐学系副系主任,上音附中、NYUSH兼职古琴教授。中国琴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史学会、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ICTM终身会员,今虞琴社社员。庞鹰国家一级演奏员。原上海广播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首席长笛、乐队队长、节目部主任。现为上海长笛学会副会长、上海音乐家协会管乐专业委员会理事。亚洲长笛联盟理事。魏圩中国音乐美学博士,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古琴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琴会常务理事。南京艺术学院“海粟青年拔尖人才”。负责的《古琴演奏基础》课程,入选江苏省首批线上一流课程;出版古琴独奏专辑《琴·乐》,被列入国家十三五重点音像规划出版项目。陈成渤1987年始习琴,先后师从于徐匡华先生和龚一先生。2000年创办太音古琴音乐工作室,授琴教学。现任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古琴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非遗古琴专业委员会主任、杭州太音琴社社长。沈英彪洞箫教育家、演奏家,“江南洞箫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从洞箫大家罗守诚、陈杭明两位先生,从事洞箫演奏教学30余年。现任中国洞箫教育实践基地主任及考培委员会执行主任、浙江大学特聘洞箫指导老师、钱塘箫社社长。曾成伟古琴演奏家、制作家,为当今琴坛最具代表性的蜀派琴家。继承外祖父喻绍泽的家学衣钵琴风稳健豪放、实而不华,音色淳朴清丽,下指稳重而干净利落。既有文人凝重典雅、不事小巧的气韵,又兼音乐家技法精准、演绎严谨的功力。除演奏卓然成家外,所研制的古琴“雄、宏、松、透”俱佳。裴金宝古琴演奏家、斫琴家、修复专家。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中国琴会常务理事、中国乐器协会古琴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古琴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古琴师从吴兆基先生,深得吴门精髓。精研斫琴四十余年,制作古琴音声精良、富有传统韵味,仿古断纹琴在圈内广受好评。裴琴子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中国琴委会理事、苏州吴门琴社副社长、吴江鲈乡琴社副社长、河北省古琴协会荣誉理事。自小受父亲吴门琴家、斫琴家裴金宝先生熏陶,13年起随父学习斫琴技艺,17年始拜入蜀派大家曾成伟先生门下。融吴蜀琴音,演奏风格兼具两地特色。张常恭现为苏州市吴江区文联秘书长,系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古琴文化委员会理事、中国琴会会员、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吴门琴社理事、吴江鲈乡琴社名誉社长。其古琴师承裴金宝、裴琴子父女,并得到龚一、戴树红等琴家指点,琴箫师承戴树红先生。出版个人古琴专辑《雨中秋》。金静雅吴江鲈乡琴社社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古琴文化艺术委员会会员。先后师从裴琴子、裴金宝、张常恭老师,并得到李凤云老师指导。多次参加各类古琴演出活动,2021年举办“玉露金风”个人古琴独奏会。孙莉华吴江民盟盟员,现供职于苏州市吴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室;系吴江鲈乡琴社副社长(兼秘书长),2014年4月结缘古琴,师从裴琴子、张常恭老师,裴金宝师父,多年来积极参与策划“琴近太湖”“琴荟太湖”等品牌活动,历年来曾赴成都、上海、昆山、南通、宁波等地参与演出交流。孙佳佳吴江鲈乡琴社理事,苏州幔亭曲社副社长,善昆曲喜操缦,古琴师从张常恭老师,昆曲先后受教于吴美玉、孔爱萍、沈莹等老师。史修吴江鲈乡琴社理事,师从张常恭老师。苏州青年非遗新秀,“琴近太湖”古琴公益班授课教师。曾参加“琴荟太湖”演出、吴江古谱《琴学初津》部分琴曲打谱活动、苏州“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等,还多次参与江苏、浙江、河南、成都等地古琴交流活动。叶近雨吴江鲈乡琴社理事,苏州青年非遗新秀,师从张常恭老师。近年来,多次参加各类古琴演出、比赛与打谱活动。关注古琴公益事业,曾作为授课教师参与“琴近太湖”古琴公益班、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积极推广古琴艺术。钱琦中国古琴艺术委员会会员,师从张常恭老师、裴琴子老师,多次参加各类古琴演出活动,现任吴江鲈乡琴社理事。邹兵1968年出生于戏曲世家,8岁开始进入专业学院学习各种乐器。1985年进入吴江越剧团担任乐队首席,得到过各类比赛金奖。现长期从事音乐创作和培训,是苏州市吴江区音乐舞蹈家协会会员,吴江戏曲家协会理事并担任多个乐团的音乐辅导老师。现任吴江区荣韵民乐团副团长、吴风法韵艺术团副团长。诸葛健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吴江鲈乡琴社社员。曾参与“琴近太湖”、“琴荟太湖”等古琴系列活动,并多次参加各类国内外交流活动,积极传播传统文化。咨询方式咨询方式·孙老师:18862589777  ·史老师:18606257936END编辑 | 叶近雨审核 | 孙莉华签发 | 金静雅

09-15
0 0
琴讯 | 10月04日,太古音--任静古琴音乐会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音。 古琴为“琴棋书画”四艺之一,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其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七弦轻颤,千年的风雅便在指腹流转。闭目凝神,在太古清音里寻回内心的澄澈,感受中华礼乐文明的深邃回响,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听觉修行。10月04日(周六)19:30,来听《太古音——任静古琴音乐会》吧!任静先生将携弟子带大家步入阳春白雪的音乐殿堂,带大家感受那来自中华远古的泠泠妙音!演  出  信  息演 出 曲 目1.  寒山僧踪 琴:任静 箫:金鹏2.  渔樵问答 演奏:董哲3.  欸乃 演奏:张云4. 梅花三弄琴:任静 箫:金鹏5.  流水演奏:李可6. 大胡笳 演奏:任静7. 秋鸿 演奏:李可8. 普庵咒 琴:任静 木鱼、磬:金鹏9. 广陵散 演奏:任静*曲目、顺序以现场为准演 出 嘉 宾任静著名古琴家,北京市朝阳区文联太阳宫分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古琴专业考官,北京觽堂智库艺术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洛阳龙门古琴社社长,北京约桐馆古琴研究教育执行董事等。演奏特点:琴风大气激昂中不失细腻委婉,弹弦欲断、入木三分的演奏使得琴音除了中正平和之外,还有慷慨激昂、荡气回肠的神韵。代表曲目《广陵散》《胡笳十八拍》《阳春》《流水》《离骚》《秋鸿》《秋塞吟》等。金鹏笛箫专业  除笛子、尺八外,同时精通箫、埙、葫芦丝、巴乌、爱尔兰哨笛、德国竖笛、印度笛子、迪吉里杜等乐器。现与中国节奏-回声乐团南腔北调、乐府令乐队、民谣歌手冬子、斯琴格日乐等合作,担任吹奏乐手。李可毕业于北京大学。师从著名古琴家任静老师。十余年来不间断的修习琴艺,对虞山吴派和闽派古琴艺术的演奏技巧、艺术风格和主要代表曲目有深刻和独到体悟,其演奏风格细腻、流畅、吟猱自然,风神潇洒,擅弹《流水》《梅花三弄》《渔樵问答》《广陵散》等。曾获中国音乐学院社会音乐教师古琴专业资格证,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龙门古琴社理事。曾多次协助任静老师从事古琴教学和琴文化的传播,做为助演嘉宾多次参演任静古琴音乐会,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演出经验。张云字云谦。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师从古琴家任静先生研习十余年。《中国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社会等级音乐教师高级》及《文旅部人才中心古琴教师资格》。演奏风格:跌宕起伏,情绪饱满、大气而不失委婉。擅弹曲目:《欸乃》,《广陵散》、《潇湘水云》等。董哲2016年跟随著名古琴演奏家任静老师习琴,系统学习中国传统乐理和虞山吴派、闽派的经典琴曲理论及演奏。获得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古琴中级教师资格,洛阳龙门古琴社理事。约桐馆专业古琴教师,任静老师助教。【扫码进入秀动购票】

09-12
0 0
琴讯 |【国韵琴风•月映中华】中秋国庆音乐会预告

国韵琴风  月映中华古琴音乐会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在2003年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乐之精粹。古琴的历史非常悠久,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琴融合了人们智慧的结晶,表现着华夏儿女对美好事物的赞颂与追求。双节同庆,雅乐传情;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当举国欢腾的国庆与阖家团圆的中秋撞个满怀,月光如银辉倾泻大地,将人间的团聚与家国的喜悦温柔包裹。在这承载着思念与荣光的特殊日子里,一场名为“国韵琴风·月映中华——2025中秋国庆音乐会”的视听盛宴,于光中文教馆温情启幕,为双节添上了一抹雅致悠扬的文化亮色。 此次音乐会由北京通州光中书院倾情主办,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鼎力支持,以开放姿态面向社会大众,用传统雅乐搭建起一座连接人心的桥梁。琴音流转间,不仅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更让心与心在旋律中紧紧相依——我们围坐一堂,既是共赴一场音乐之约,也是在国庆将至时,以最真挚的心意向祖国诉说祝福。亦是在月圆前夕,循着古琴的清越之音,沉浸式感受中秋独有的浪漫与诗意,让家国情怀与团圆之美在古琴乐声中交融共生。时  间2025年9月27日13:30——15:00地  址北京光中文教馆曲  目第一首《寒⼭僧踪》琴箫合奏琴:任静 箫:雷默任   静北京市朝阳区⽂联太阳宫分会副主席中国⾳乐学院艺术管理系特聘教授古琴专业教师资格认证主考官中国⾳乐学院社会艺术⽔平考级古琴专业考官中国⺠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光中书院理事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洛阳⻰⻔古琴社社⻓北京约桐馆古琴研究教育执⾏董事雷  默中华全国总⼯会⽂⼯团笛箫演奏员国家⽂化部主办的第三届⽂华艺术奖获得者“全国⺠族乐器传统器乐”⾦奖获得者第二首《梅花三弄》古琴独奏琴:陈  环陈  环中国⾳乐学院古琴专业社会教师资格洛阳⻰⻔古琴社理事约桐馆古琴讲师第三首《渔樵问答》古琴独奏琴: 董  哲董  哲⽂化和旅游部⼈才中⼼古琴中级教师资格洛阳⻰⻔古琴社理事约桐馆专业古琴教师第四首《欸乃》 古琴独奏琴: 张  云 张  云中国⾳乐学院古琴专业社会等级⾳乐教师⾼级⽂旅部⼈才中⼼古琴教师资格北京司⾳古琴馆创始⼈第五首《清平乐·⼼修》器乐合奏萧:桐    炜 、余慧芬箜篌:朱    颜琴:张春梅桐  炜 北京⼤德悦⼼古琴艺术中⼼创办⼈北京古琴⽂化研究会国乐艺术团团⻓中国乐器协会北京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朱  颜⼤德悦⼼古琴艺术中⼼箜篌⽼师沈阳⾳乐学院箜篌演奏硕⼠张春梅(左)、 余慧芬(右)⼤德悦⼼古琴艺术中⼼古琴⽼师第六首《⼴陵散(节本)》古琴独奏琴:潘⾄柔潘⾄柔著名古琴演奏家任静老师学生第七首《流水》器乐合奏琴:李  可李  可任吉林省古琴协会副秘书⻓洛阳⻰⻔古琴社理事清华⼤学古琴社指导⽼师第八首《鸥鹭忘机》古琴独奏琴:韩  杰韩  杰中国传统⽂化促进会古琴⽂化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乐器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古琴⽂化研究会会⻓第九首《普庵咒》器乐合奏琴:任   静 ⽊⻥、磬:雷  默我们在琴⾳⾥⾛过苍⼭冷⽉、寒梅疏影,看过⽔云翻涌、江河奔涌,也遇过鸥⻦惊⻜、古刹禅⾳。器乐的美,正在于它像⼀位通透的故⼈,⽤最朴素的弦⾳,说尽我们藏在⼼底的千⾔万语。感谢各位琴家的倾情演绎,也感谢每⼀位静⼼聆听的朋友。

09-12
0 0
琴讯 | 古乐寻幽.雅韵清音古琴音乐会和“传世古琴”讲座在兰州举办

9月6~7日,“古乐寻幽.雅韵清音——特邀中国琴会第一任会长吴钊先生古琴音乐会”和“传世古琴的鉴赏与收藏”讲座分别在甘肃大剧院,甘肃简牍博物馆举办。本次活动由兰州市古琴学会主办,甘肃素音古琴院、瑞草堂中医诊所、栖云琴社、白云琴社、冲盈琴社协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重要论述精神,为所有观众朋友献上一场极具文化底蕴的精神文明盛宴。        今年,是兰州市古琴学会成立十周年,为更好的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璀璨的古琴艺术,特邀请我国著名的古琴家兼音乐史家。中国音乐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琴会第一任会长,兼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的吴钊先生来兰。除此之外,还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古琴名家,为兰州市民呈现古琴艺术的“声、韵、意”三重境界,献给大众一场艺术盛宴。        在甘肃简牍博物馆举办的“传世古琴的鉴赏与收藏”讲座,吴钊先生聚焦“传世古琴”这一承载中华千年文脉的文化瑰宝,以“琴棋书画”之首的历史地位切入,明确传世古琴的时间界定与发展脉络。同时,围绕“鉴赏”与“收藏”两大核心展开解读,既解析古琴材质、斫琴工艺的鉴赏要点,也讲解“松、透、润、圆、清、脆”的音色判断标准,带听众领略传世古琴的艺术魅力,掌握科学的鉴赏与收藏方法。        吴钊先生曾承担《琴曲集成》的整理与出版,全书共三十册,曾荣获国家古籍整理一等奖。2021年撰著的《中国音乐史·图典版》,获得中国出版最高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吴钊先生曾先后应邀在美、法、德、荷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讲学或举办演奏会,并在香港文化中心、北京国家大剧院等举办古琴独奏会。曾荣获第二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和第24届金曲奖之最佳传统音乐诠释。

09-12
0 0
琴讯 | “天韵听琴•吟秋古琴雅集”预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酷暑渐远,秋意初萌。为了迎接秋的到来,9月14日下午2点,无锡古琴研究会、梧声古琴传习所将在“梧声古琴”南禅寺总部举办“天韵听琴•吟秋雅集”!大家不妨准备一下吟秋的琴曲,来抚弦歌诗,感受季节的流转,共研丝桐之道。     李渔《闲情偶寄》中说:“丝竹之音,推琴为首”,让我们相聚在由无锡古琴研究会、无锡梧声古琴传习所举办的“天韵听琴•吟秋古琴雅集”,以悠悠琴音畅叙幽情,互通心曲。      9月14日下午2点,由无锡古琴研究会、梧声古琴传习所主办的“天韵听琴•吟秋古琴雅集”将在“梧声古琴”南禅寺总部举办。欢迎各位琴友及爱好者参与现场演奏和交流。 雅 集 曲 目《蒹葭》《山居吟》《鸥鹭忘机》《梅花三弄》《泛沧浪》《流水》   ……(*演出曲目及顺序以现场为准,欢迎琴友们现场报名与演奏)▼▼▼部分曲目题解《山居吟》《山居吟》最早见于明朱权编写的《神奇秘谱》,相传为宋毛敏仲所作,表达山林隐士超尘脱俗、淡然无争的人生情趣。此曲琴曲虽短,但音调苍古恬静,是一首清雅从容,音韵高古的佳作。《神奇秘谱》题解说:“臞仙曰,是曲者,宋毛仲翁所作,其趣也,巢雪松於丘壑之士,澹然与世两忘,不牵尘网,乃以大山为屛,淸流为带,天地为之庐,草木为之衣,枕流漱石,徜徉其间。”《泛沧浪》《泛沧浪》为南宋郭沔所作,常作为《潇湘水云》的序曲,体现了楚辞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之意。乐曲旋律别致,节奏跌宕,听来令人有驾舟于五湖,心和太虚之趣,堪为琴中之逸品。《鸥鹭忘机》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所编辑的《神奇秘谱》,宋代刘志方所作,是一首颇为精致的古琴抒情小品,其曲意隽永,指法细腻,哲理深邃,耐人寻味。《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无锡古琴研究会王烈根据《国风·秦风·蒹葭》创作了琴歌《蒹葭》,将由古琴、箫、歌声共同演绎。《梅花三弄》《梅花三弄》曲谱见于明初琴谱《神奇秘谱》:“是曲也,昔桓伊与王子猷闻其名而未识,一日遇诸途,倾盖下车共论。子猷曰:‘闻君善于笛?’桓伊出笛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梅花三弄》借物咏怀,通过梅花洁白芬芳和傲雪凌霜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三弄》。古人认为,“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    《流水》曲谱初见于明代朱权所编辑的《神奇秘谱》。《神奇秘谱》对《高山》《流水》的题解为:《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神奇秘谱》中记载的《流水》无段落之分。清张孔山在八段的基础上加一段并收入《天闻阁琴谱》,为现在众人家喻户晓所听《流水》之曲。张孔山在原来“泛音、绰、注、上、下”等指法的基础上,大量运用了“滚拂”指法,模拟流水奔腾澎湃之态,故有“七十二滚拂”之名。▼▼▼活 动 信 息主办:无锡古琴研究会        无锡梧声古琴传习所时间:2025.9.14(周日)14:00地点:南禅寺妙光街39号三楼“梧声古琴”报名方式:免报名咨询电话:18915357615、82823500*温馨提醒:为保持雅集安静的氛围,请将手机设为静音模式,请勿喧哗,请勿在雅集进行中随意进出,请勿在现场录音、摄像。▼▼▼活 动 地 址“梧声古琴”南禅寺总部 南禅寺妙光街三楼39号(娟娟烟酒店旁楼梯上三楼)

09-11
0 0
琴讯 | 海丝琴缘·弦动五洲——第一届妈祖杯古琴展演

海丝琴缘·弦动五洲——第一届妈祖杯古琴展演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妈祖杯琴筝组委会决定联合相关单位举办“海丝琴缘·弦动五洲——第一届妈祖杯古琴展演”。我们期待以琴为媒,让千年雅乐奏响时代新声,让传统文化在传承中焕发勃勃生机!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福建省艺术教育协会  莆田市关工委   莆田市博物馆    莆田市琴筝研究会    城厢区社科联  联合主办: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古琴福建省考区厦门市音协古琴专委会泉州市音协古琴专委会德化县古琴协会尤溪县民乐协会古琴专委会协办单位:福州雁山堂古琴传习所扬州梓桐坊古琴有限公司福建莆田倚兰琴院广陵古琴学会宁夏鳳鳴之声古琴艺术馆泉州友声集古琴传习厦门嘉音古琴德化县清玄琴院尤溪县沈兰古乐学苑(持续添加中......)            二、活动详情(一)展演内容:古琴独奏,活动报名截止2025年9月20日(周六)(二)征集形式:1.各单位推荐参加人员,组织统一报名。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各项目进行展演、并进行评奖。2.活动为现场展演。3.优秀节目,将有机会受邀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演出等。(三)活动内容1.南风古琴单卫林斫琴艺术展2.讲座《斫琴艺术与品鉴》  单卫林3.讲座《古琴艺术赏析》 魏圩4.“兴化弦音  国乐礼赞”古琴名家音乐会5.第一届妈祖杯古琴展演6.“清音载誉  莆阳流韵”古琴新秀音乐会7.传承琴歌雅韵 赋能美育未来——琴歌美育人才公益培训(福建站)(四)比赛安排:比赛:2025年10月1日地点:莆田市博物馆(四)参赛须知:1. 选手报名,即认可本赛事章程相关规则;2. 各项特等奖5%,一等奖25%,二等奖30%,三等奖30%,优秀奖10%。所有奖项可空缺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研究会保留剥夺违反大赛规则参赛者的奖状的权利或取消其参赛资格、保留剥夺违反大赛规则的评审专家的评审资格等相关权利;3. 如涉及到奖状等物品邮寄费用由选手自理;4. 本活动搭建平台,线下参加人员需自行购买7天保险、活动全程安全事宜由参加人员自行负责。5.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五)组别设置组别年龄要求曲目时长幼儿组2018年9月1日后出生2分钟小学A组2016年9月1日-2018年8月31日小学B组2014年9月1日-2016年8月31日小学C组2012年9月1日-2014年8月31日3分钟初中组2009年9月1日-2012年8月31日高中高职组2006年9月1日-2009年8月31日4分钟青年组2006年8月31日前出生成人组18周岁以上5分钟以上分职业组与非职业组三、报名比赛咨询:陈老师  杨老师18030389868(只接受微信)四、专业评审团

09-10
0 0
琴讯 | “泠弦幽韵”洪韵古琴独奏音乐会在通举办

9月3日晚,由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南通市音乐家协会主办,南通大雅琴社承办的“泠弦幽韵”洪韵古琴独奏音乐会在南通大学音乐厅举办。《梅花三弄》《岳阳三醉》《幽兰》……现场,多首经典古琴曲目在洪韵指尖流出,为南通琴友奉上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今年23岁的洪韵出生于古琴世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庵派”古琴艺术南通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天津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在读研究生。洪韵6岁随祖父洪鹤先生开指习琴,受传“梅庵派”琴艺。她一路跟随古琴名家龚幽兰、龚一、李凤云、邱桐磨炼琴艺,向着专业琴家的方向稳步前行,多次获得专业奖项,并受邀外出访问。本场音乐会由洪韵及恩师李凤云教授、王建欣教授、邱桐老师以及周元昌老师、黄妍妍、舒亚楠倾情呈现。除经典琴曲外,他们还加以创新,改编了双琴重奏《醉渔唱晚》,编配了大提琴、打击乐配乐的《禅思》,融合了古琴与钢琴的重奏作品《古舞》,力求以多元的音乐语言与观众产生共鸣。文/黄哲图/李坤林编辑/东艺视界

09-09
0 0
音乐人已认证

国琴网新闻编辑

TA关注的人

TA的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