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琴网
09-02
—苏州的古琴艺术瑰宝“吴门琴韵”发源并兴盛于江苏苏州(古称吴门)地区的古琴艺术流派,是中国古琴艺术中一个历史悠久、风格鲜明、影响深远的重要流派。它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苏州这座千年古城文人精神和雅致生活方式的音乐体现。吴门琴社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由吴兆基、裴金宝等先生发起,是传承和推广吴门琴韵的核心组织,定期举办雅集、讲座和音乐会。吴兰荪之子吴兆基(1908-1997)先生是吴门琴派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不仅是杰出的演奏家,更是一位学者。他的演奏完美体现了吴门琴韵“简劲清和”的风格,并将气功理论融入古琴演奏,形成了独特的“文人琴风”。他所传的诸多琴曲(如《忆故人》、《阳春》、《白雪》、《鸥鹭忘机》等)已成为吴门琴韵的经典代表曲目。裴金宝老师 斫琴图古琴传承人裴金宝不仅是吴兆基先生的弟子、出色的演奏家,更是...
-
国琴网
09-02
对于刚入门的古琴小白,该如何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在木材方面选出自己适配的琴呢?
-
壹吴地琴文化吴地琴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唯一南方弟子言子就在吴地弦歌化俗,传播古琴文化。东汉时琴学大师蔡邕“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就曾在吴地传琴十二年,发吴派琴学之滥觞并流传有“焦尾琴”的故事。初唐琴学大师赵耶利曾对流传于吴、蜀两地的古琴流派作了高度的概括:“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如急浪奔雷,亦一时之俊。”可见,早在汉唐时代吴地就是吴蜀两大古琴流派之一“吴派”的发祥地。而吴派琴又超越了地方性色彩这一层面,成为历代文人琴的典范,影响最为深远。明清时期虞山琴派崛起,形成了“清微淡远、博大和平”的琴曲风格,并对后来全国范围的诸多重要琴派(扬州广陵琴派、山东诸城琴派、南通梅庵琴派、常熟虞山吴派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祥于苏州古城区域(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吴门琴派”亦默...
-
国琴网
09-01
古往今来,琴家们始终将 “繁手淫声” 视作琴道大忌,这四字究竟藏着怎样的琴理?我们不妨从古籍与实践中寻根溯源。
-
9月6日14:30~16:00
-
国琴网
08-30
几乎每个学古琴的人,手机里都藏着几帧 “练琴崩溃实录”
-
2025年8月24日,上海市宝山区古琴协会多名会员在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国音美育》上海市级展演比赛中表现出色,取得了优异成绩,充分展现了上海市宝山区古琴协会会员的风采。
-
五百年明代古琴珍品“惊涛”,外观为仲尼式,通体细蛇腹断纹,音色清、亮、透、润,泛音轻灵清越,散音沉着浑厚,按音或舒缓或激越或凝重,具有金石之声。背面肩项间刻着狂草“惊涛”二字,龙池旁以行书刻有《蝶恋花》词一首,是传世古琴之中的珍品。
-
2025年8月16日,广西古琴协会两周年庆典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古琴乐团汇演圆满落幕!在广西区民政厅、广西区文联的指导下,在广西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下,"古琴名家音乐会暨大师课"于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多功能厅成功举办。
-
国琴网
08-28
虞山琴派,不追求华丽的技巧堆砌,也不刻意营造激烈的情绪,讲究的是 “清微淡远” 四个字。弹出来的调子,干干净净;又像老茶回甘,越品越有滋味。接下来,咱们就跟着琴声 “逛” 一圈,听听这几首松弛又韵味拉满的琴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