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11月16日,“太古遗音——古琴巡回音乐会”[全球巡回百场计划第五十六场]成功在北京市文津街七号举行。此次音乐会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古琴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主办,承办单位:苏州天阕会展服务部,苏州言冰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单位: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苏州洞天琴苑、倪琴古琴(南通)有限公司、北京山水琴社、北京盘古御琴、璞睿生活艺术、琴书山房、爱古琴等多家单位协办,琴者知音们相聚在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空间,共同演绎、聆听中国古琴这一世界级非遗的独特魅力,为传播古琴文化尽力发声。
本次丝弦专场音乐会在发起人池颖老师与活动的总策划、学术主持吴寒老师的精心筹划下,线上线下的知音朋友们深入了解了传统丝弦的音色之雅、指韵之妙与每曲琴意。

丝弦古琴作为古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数千年的华夏文明。其弦材源于桑蚕吐丝,发音温厚若玉,尽显“天人合一”的境界。

本次音乐会以全程丝弦演奏为特色,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三位琴家、十二首经典琴曲依次奏响,带观众踏上追寻古琴本源之声的奇妙旅程。

韩杰老师开场丝弦独奏《醉渔唱晚》

李新奇老师丝弦独奏《龙翔操》

万若谷老师丝弦独奏《小胡茄》

王传安会长丝弦独奏《万壑松风·风入松》

高洪斌老师丝弦独奏《梅花三弄》

缪鹭老师丝弦独奏《秋塞吟》

周通生老师丝弦独奏《平沙落雁》

陈墨麟老师丝弦独奏《高山》

国鹏老师丝弦独奏《渔樵问答》

吴明涛老师丝弦独奏《忆故人》

池颖老师丝弦独奏《沧海龙吟》

吴寒和鸿雁二位老师丝弦琴歌合奏《阳关三叠》


图片花絮:古宅琴韵

图片花絮:古宅琴韵
据悉,本场音乐会是“太古遗音——古琴巡回音乐会”[全球巡回百场计划]的第五十六场次,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场全程纯丝弦演奏的专场古琴音乐会。本场音乐会的成功举行,体现了太古遗音古琴音乐会系列活动以更加全面的形式呈现了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古琴艺术的历史风貌、传统工艺、民族属性和审美内涵。让更多人能了解多元化的古琴艺术。

太古遗音——古琴巡回音乐会”[全球百场计划]
—— 简介 ——
关键词:“让典籍里的古代古琴音乐活起来”“左琴右书”
计 划:全球巡演一百场次
音乐会简介:
太古遗音——全球古琴巡回音乐会,是一项旨在推广和传承中国传统古琴文化的重要活动。该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举办,计划完成一百场公益演出,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55场次。音乐会不仅是一场古琴音乐盛宴,更是一次古琴文化的巡礼。通过“世界级非遗代表作--中国古琴”这种古老的乐器,传递中国的哲学思想和审美雅趣。
音乐会特色
缘起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琴学经典文献《太古遗音》。为重现典籍里的古琴古曲。
音乐会的社会影响
从2018年正式启动,截止目前已经陆续于北京、浙江、江苏、江西、广东等超过40个城市场馆以及新加坡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55场次,参演琴家逾850人次。是目前中国古琴传播覆盖城市最多、巡回场次最多、受众覆盖面最广、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古琴品牌音乐会之一。
音乐会未来展望
随着巡演的不断推进,太古遗音——全球古琴巡回音乐会将不忘初心继续传播古琴文化,让更多的人爱上古琴,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未来,我们期望这项活动能成为连接世界各地人们的艺术桥梁,期待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更加广泛的影响,通过“文化出海”的巡演助力“让古琴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效传播和务实传承。
《太古遗音》简述与缘起
古琴有着超过三千年的历史,《太古遗音》是中国第一部成体系的琴论著作,被喻为『琴书之祖』。宋嘉定至明永乐年间被数次改编、重编,有多种版本传世。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太古遗音》(明万历本、明代杨抡辑),文谱合璧,犹为珍贵,经古琴文化学者吴寒先生主编再版,获『2017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扶持项目』。2018年吴寒先生携《太古遗音》(一函四卷)与“凤凰和鸣”琴赴联合国科文组织总部(法国巴黎)展演(活动主办: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等)。经王荣起导演的倡议策划,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古琴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吴寒与倪诗韵、陈成渤、吴明涛、刘晓睿、池颖、魏圩等联合发起,举行了专题研讨会和打谱会等一系列活动,并组织全国古琴艺术家共同举行这项一百场次的系列古琴文化艺术全域性公益品牌活动。
艺术指导单位: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古琴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
评论 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