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锁】为训练重点 夯实基本功
刘少椿先生待人和蔼,平易近人,虽寡言而言出凝重。先生教学特别注重基本功,对 “方、圆并用” 指法、“吟、猱、绰、注的时值控制”、“跌宕范畴与哲理应用”、“轻重徐疾的自然处理” 等等,在教学上花了很大的时间。
例如:学《梅花三弄》前,老师就提出一个条件,“必须练好长锁指法”,什么时候练好,能一口气连弹三十遍不错,才能开始学《梅花三弄》。为了早日开始学《梅花三弄》,我只好连夜苦练,第二天又继续练了一整天。晚上去上课,刘老一听,自己也感到有些诧异:“练好了吗?怎么练的?” 我告诉老师说,我连续练了一天一夜,只是在天将黎明时打了一个两小时的盹,刘老不信,用目光示意我弹给他听。“一、二、三……”,老师数到三十的时候,笑了,用扬州话说:“乖乖!真不简单!好,说话算数!教你!” 当时,我对刘老这种一丝不苟的教学方法并不理解,以为他想留一手,因而故意给我出难题,时间长了,我自己在实践中有了体会,长锁是古琴乐句中表达弹琴者内心情绪常用的一种重要指法,几乎在每首较大的古琴曲中都会发现它的身影,练好长锁,才能准确地表达古琴乐曲的内容,这时候,我才领悟到老师的用心之深。
身、心、律、学融为一体
刘少椿先生不仅琴艺精湛,同时擅长昆曲及铁笔皮雕,尤爱拳术,他的内家拳已近炉火纯青。上文已述,我随先生学艺时,常常抵足而眠,每每睡前,即见先生发功,身子一抖,全身骨节咯咯发声…… 在我学广陵派名曲《樵歌》之前,先生曾问过我:“你学过拳术吗?” 我说:“小时候为了治病,学过拳,还练过站桩。”“拉个架势给我看看!” 先生十分高兴地说:“行!能教!” 学会了《樵歌》,我才体会到,先生为什么要考我的武术功底。先生弹奏《樵歌》的时候,掌出如风,指出如电,急似迅雷,缓如流水,有能收能放之妙。所以广陵琴派所谓 “跌宕多变、刚柔相继” 风格之生成绝非偶然,其中乃有着身、心、律、学融为一体的深刻内涵。
以 “情” 为先,差异化演绎琴曲
在教学中,刘老经常教导我们:“琴曲无好坏,只有长短之分,每曲都有每曲的感情,对琴曲不仅要熟悉琴曲指法,还要理解曲情、曲意,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去弹奏,不可千曲一种弹法。” 由此可见,先生奏曲,是把 “情” 放在第一位的,然后才是 “律” 和 “格”。
内容来源:梅曰强《忆刘少椿先生教学二三事》
评论 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