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琴网首页 > 资讯 > 查阜西先生除了是弹琴达人之外,还是送琴达人?

查阜西先生除了是弹琴达人之外,还是送琴达人?


查阜西先生在数十年间的古琴艺术实践中,形成了其独特的演奏风格。他的古琴演奏不似一般艺术家的激昂奔放、浓厚强烈,也不外显华丽浪漫、深切炽热,而是于古朴中蕴含委婉深情,于清远中彰显从容闲静,于豪迈中昭示稳重刚健。



无论他所演奏的深沉细腻之琴曲,还是他所演唱的古朴典雅之琴歌,体现出来的都是那种悠然从容、疏朗真挚的思想情趣。受历史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作为音乐艺术的古琴演奏,查阜西先生为人们留下的音响资料虽然不是太多。但有幸的是,从五十年代至文革前夕先后出版的查老的唱片以及电台的录音资料中,我们还是可以找到查老演奏的《潇湘水云》《渔歌》《洞庭秋思》《醉渔唱晚》《鸥鹭忘机》《长门怨》《阳关三叠》《古怨》《苏武思君》等曲。

  查阜西古琴演奏作品中体现的思想情趣

跨越时空,仔细品味查老演奏的琴曲,依然可以感受到查老演奏时严格的音准、恬当的节奏、丰满的音色,也明显地感受到他显着的文人气息、鲜明的表情和深邃的意境,深深为老人古朴的艺术特色和大师风格所折服。查老的古琴演奏古朴中蕴含委婉深情。

细品《醉渔唱晚》,我们可以发现,查老演奏时运指方正而徐缓,而且有时在音尾有不着痕迹的吟诵式的上、下滑音,特别是在一些主要句和主要的音的处理上更为典型;在《洞庭秋思》的演奏中,查老左手在两个音位之间左右移指时所表现出的从容与闲静,更是无人能及;而在《长门怨》的演奏中,查老在高潮部分所表现出来的则不仅是古朴,又饱含着委婉与深情,充分表现出了皇后的忧伤与哀怨。查老的古琴演奏清远中彰显从容闲静。查老的演奏常常表现为旋律明晰方正,一般少有显著的上、下滑音,于优雅中显露出一种闲静的气息。

晚年的査阜西先生身处逆境,却仍以整理琴学文献为乐事。


最能反映查老这种思想情趣的代表性作品就是他与二胡大家蒋风之先生的合奏的《鸥鹭忘机》,在这古琴与二胡的经典合奏曲中,古琴与二胡珠联壁合,清雅中充满了真挚,静远中又不乏高风。即便对于《潇湘水云》这样经典的琴曲,尽管他自己在《漫谈古琴》一文也认为《潇湘水云》是"奔腾动荡的大曲",但经他演奏所体现出来的却仍然具有鲜明的清远风貌,并显著透出一种古朴之气。查老的古琴演奏豪迈中昭示稳重刚健。

在琴歌《苏武思君》中,查老的奏唱一开篇就明确地表现出的充满坚定而深切的爱国情怀,到最后一段则表现出苏武回归祖国时热烈而稳重的情感,无不体现出查老充满激情的豪迈之精神气概。

在《渔歌》的演奏中,查老表现出的也是一如既往的豪迈,并富有稳重刚健之气,同时也不乏热忱之情,给我们呈现出的是作者俯视万里江河所产生的悠然无羁之心,特别是查老在琴曲高潮部分生动而肯定明快的切分节奏及双音的"拨刺",则给人传达出一种充满自信与超然傲岸的思想情趣。

  査阜西先生的藏琴意义深远

査阜西先生藏琴虽丰,但从不将其视为个人秘藏,吝于授人,最后仅留最为珍爱的“霜镛”、“一池波”、“一天秋”三张琴在身边,用于晚年演奏,伴以终老。凡是他生前有好友喜爱者,一旦向他提出,他都会或让或赠或借,满足他人的要求。受其惠者,不在少数。如他早年收藏的宋琴《寒泉》,就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开完演奏会后留赠给耶鲁大学曲友兼书法家张充和女士。


另一张他十分珍爱的钤有“广运之宝”大印的明正德御制琴,也在考古学家陈梦家夫妇再三请求下让给了他们。再如原为清宗室溥氏收藏的《幽涧泉》,这是一张断纹与音色俱佳的名琴,因好友溥雪斋喜爱,亦借之。得其赠琴的学生更多,其中较珍贵者《漱玉》等,至今均散在海内外学生手中,充分说明他作为一代大师宽厚豁达的处事风范。故而琴界皆知査阜西先生琴斋藏琴仅为三床,其操缦音色和在鉴定断代上的重要意义名扬已久。



在西泠印社2011年春季拍卖会的“首届中国历代古琴专场”中,古琴大师査阜西送给张充和的宋琴“寒泉”拍出了517.5万元。这张古琴不仅浓缩了琴人之间高山流水般的现代佳话,也体现了中国文人最精致温雅的传统。
宋琴“寒泉”为现代古琴大师査阜西于1927至1937年间在上海购得。1937年出版的《今虞琴刊》中著录了此琴。1948年底张充和新婚去国之际,査阜西作为贺礼将此琴赠送给她。这是因为“寒泉”代表了一段他们共同拥有的身逢乱离而山水啸傲的美好岁月。


抗战初期,云南作为大后方,聚集了大批中国文化精英。1938年,査阜西与张充和在昆明相识,一见如故。与此同时,他们相识相交、常相往来的还有音乐家郑颖孙、杨荫浏,古琴家彭祉卿等人。为了躲避轰炸,他们移居昆明东南呈贡县城外一华里的龙街,那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他们弹琴唱曲,探幽访胜,举办演出,诗书酬唱,不仅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更堪称文艺知己。

不独如此,査阜西还与张充和互相教授古琴与昆曲。张充和至少能弹《良宵引》《耕莘钓渭》,昆曲也成为査阜西的终身爱好,后来他曾多次在各种场合唱曲。在这里,张充和也留下了她的早期书法精品,赠给査阜西的《长生殿·弹词》昆曲谱,下笔沉着,布局疏朗,满眼空灵之气,更兼唱词直书,工尺斜行,朱色板眼错落,别有妩媚。在这些岁月里,宋琴“寒泉”一直相伴。

张充和、傅汉思结婚照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在重庆的国民政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征召郑颖孙、张充和,担任委员;不久,查阜西也迁居昆明郊区的龙泉镇龙头村。龙街雅韵风流云散。其间,著名作家、翻译家赵萝蕤跟査阜西学琴,就曾一度借用“寒泉”。查阜西很想念龙街的老朋友们,1944年春到重庆出差,公务之余,多次与琴友曲友聚会,还特地长途驱车,去看望杨荫浏、郑颖孙、张充和,并有唱和。张充和著名的“酒阑琴罢漫思家,小坐蒲团听落花。一曲《潇湘云水》过,“见龙新水宝红茶”一诗,即为査阜西而写。

1945年春,査阜西赴美国考察,荷兰友人、汉学家、古琴家高罗佩特地敦劝他带上这张“寒泉”琴。在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里,他在波蒙纳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俄亥俄州音乐学院等高校,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音乐家协会、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等机构举办古琴演出与讲座;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留下《潇湘水云》、《普庵咒》、《梅花三弄》、《忆故人》、《鸥鹭忘机》、《渔歌》录音;与陈梦家、高罗佩、赵元任等故友相逢,赵元任还要他“将《潇湘》在其家中亲自制留蜡片”……其间所用的古琴,就是宋琴“寒泉”。但1946年4月底他启程回国时,因为行李太多,便将“寒泉”盛以琴匣,寄存在国会图书馆的友人处,留待日后再取。

1945、1946年间,査阜西先生在美国期间,为外国友人弹琴。


1948年底,张充和、傅汉思新婚不久,经上海赴美。査阜西告诉张充和:你们到了美国,去国会图书馆找我的一位朋友,我存放在他那里的古琴“寒泉”,就是给你们的结婚礼物!从此,“寒泉”陪伴了张充和一生,须臾不离。许多年以后,张充和说起收到的最佳结婚礼物,凡三件,第一件便是“寒泉”。
新中国成立后,因为政治上的原因,査阜西、张充和长期无法直接联系,但他们一直关注着对方。査阜西知道张充和在美国家庭幸福、工作顺心,张充和也知道査阜西成为现代琴学的奠基者,为古琴文献的整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70年秋,著名学者、古琴家饶宗颐应邀到耶鲁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张充和将“寒泉”借给他,抚弄经年。继云闲、査阜西、赵萝蕤、张充和(也许还有高罗佩、毕铿)之后,“寒泉”又留下了一位名家的手泽。

也就是在此时,张充和听到了査阜西的死讯,便取出自存的査阜西录音《潇湘水云》等等一起与饶宗颐欣赏,唏嘘久之,并写下了第一首纪念査阜西的《八声甘州》词,饶宗颐步韵和了一首。1974年,张充和得到了査阜西还在世的消息,“喜极”,再赋《八声甘州》,两年后又抄录了托二姐张允和转交故友。就在他们恢复联系后五个月,査阜西去世。张充和为他写了第三首《八声甘州》,对査阜西的历史地位作了高度评价,并充分表达了故人的情谊。


参考文献
《古琴大师查阜西先生的思想情趣与文化自信》

查阜西先生的藏琴》


(资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lvIun9FJjSIpB5qQ4wcdXg)

  • 手机查看

    扫一扫 手机查看

  • 收藏

评论 0条评论

0/300

    TA创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