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琴网首页 > 资讯

资讯

琴讯 | 江西省第五届纪念查阜西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南昌——九江两地联动音乐会 活动回顾

前言

当南昌的航空之翼与九江的长江之涛同声振响,英雄城与诗画州七弦共奏,我们不仅在纪念查阜西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更在赣鄱大地奏响一曲文化自信的当代长歌。

undefined

从赣江之滨到浔阳江头,纪念查阜西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南昌·九江联动音乐会,让千年丝桐在英雄城与云雾山之间共振,激活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江西段落,也为“琴学江西”注入新时代的澎湃动能。斯会荟萃大江南北群贤,广陵之苍劲、蜀派之清雄、江西之朴雅交汇一炉,既彰师承,更开新境;既缅查阜西先贤抱琴护薪之孤胆,亦昭示后学传火拓疆之雄心。琴音与茶香并逸,航空与江月齐辉,传统由此超越时空,成为点燃创新、连接世界、照见未来的精神引擎。愿此声长在,与山河同寿,与民族复兴的脉搏同频。


南昌场

undefined

弦歌起赣鄱,琴韵忆先贤。今日,我们以山为砚,以水为弦,相聚在修河之畔,只为赴一场以“纪念”为名的清音之约——纪念查阜西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南昌——九江两地联动音乐会。


查阜西先生,江西九江修水人,近代琴坛泰岳。昔年,古琴声稀,几成绝响;先生以一生心力,汲古润今,让七弦再振,使雅音重归人间。今日大江南北,琴社相继而起,丝桐不辍,皆赖先生当年抱琴而歌、以命护薪。值此一百三十周年华诞,江西古琴专业委员会、江西弦歌专业委员会与南昌航空大学音乐学院同擎心香,合办斯会,以琴代语,以声传心。


今夜,我们铺陈的不止一场音乐会,而是一席流动的古琴夜宴——


独奏,如月下独酌,一人一山一水,皆入弦中;


弦歌,似花间低唱,词与声与指,三叠而成清韵;


更有琴箫相和、琴钵相击、众琴合鸣,古与今在一徽一爪间握手言欢。


如此多重风致,汇成一条声音的长河,既照见江西琴学的深厚家底,也映出当代琴人的奕奕神采。


而这条河又因远方溪流的奔赴而更见浩荡——


从大运河畔,广陵派第十二代传人刘扬先生携其子刘樵老师,抱琴南下。刘先生一身头衔,其实只说一句便够:广陵琴社副社长,却从不以门户自限,指下自有大江阔水。


自锦官城来,蜀派代表黄明康老师偕公子俞明辰老师,母子并肩。黄老师把成都慢悠悠的烟火、都江堰千古的涛声,一并收进弦里;而俞明辰老师,既得家学,又采众长,指尖常有少年剑气。


他们远道而来,只为与赣水琴人同拨一声。


主办单位

江西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

江西诗词学会弦歌专业委员会

南昌航空大学航空音乐学院



曲目一 琴与水晶钵《释谈章》


演奏者:王璐、释大可、卜云霞、江玮、欧阳华丽、徐江英


大可法师率王璐、卜云霞、江玮、欧阳华丽,邀您聆听古琴与水晶钵首度合鸣:一声钵似晨钟彻云,一声琴如古刹松风; 古琴澄怀,水晶钵泛月,一声琴,一杵钵,一呼一应,空而不虚,寂而不灭,共入禅境。 掌声恭请法师及各位!

undefined



曲目二 古琴独奏《忆故人》


演奏者:刘樵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有请广陵琴派第十三代传人、刘少椿先生曾孙、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广陵琴社常务理事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文化传播大使—刘樵老师,抚弦一曲《忆故人》。借清音一缕,寄怀百代,掌声有请! 

undefined



曲目三 古琴独奏《秋塞吟》


演奏者:王骏波


雁过也,正伤心。刘樵老师的一曲犹在耳,王骏波老师已携《秋塞吟》而来。听——风卷塞云,沙翻碛雪,塞上秋高,却在琴桌三尺之间,存于七弦之上。掌声有请王骏波老师!

undefined



曲目四 弦歌《庭院深深》


演奏者:毛丽丹


琴可弹,亦可歌。弦而歌之,最是动人。《庭院深深深几许》写闺中惆怅,语澹情长。曲由首都师范大学作曲博士俞卫娜创作,毛丽丹老师抚弦而歌。且听深院春愁,都化一声低叹。掌声有请毛丽丹老师!

undefined



曲目五 古琴独奏《平沙落雁》


演奏者:谢晗琪


秋水长天,雁落平沙;或翔或集,俱是诗心。谢晗琪老师将为我们展开这幅有声的画卷,请静听——

undefined



曲目六 古琴独奏《广陵散》节本


演奏者:谢海清


慷慨《广陵散》,千年侠骨犹香。今有中国音乐学院认证高级古琴教师,中国乐器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江西古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宜春市袁州区古琴协会名誉会长,高安市古琴学会会长——谢海清老师,为我们抚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凛然。掌声有请谢老师!

undefined



曲目七 弦歌《念奴娇·中秋》


演奏者:黄明康


皓魄初升,山河浸雪。蜀派名家黄明康老师抚蜀琴、启朱唇,一声“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恍若乘风而上——玉宇琼楼、桂影婆娑,俱在七弦间起落。琴音作冰轮之清辉,歌声化广袖之仙风;低回处,是谪仙对影的孤寂;激越时,是碧海青天的旷达。一曲未终,霓裳欲飞;座中人似共东坡把盏,同赏万顷琉璃。掌声恭请黄明康老师!

undefined


曲目八 琴箫合奏《暗香》


演奏者:张萌恩 周水涛


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江西古琴专业委员会会长周水涛老师执箫、南昌航空大学张萌恩老师抚琴,一琴一箫,共写梅魂。一暗一香,俱在梅枝。琴取其骨,箫取其影;琴写“疏影横斜水清浅”,箫传“暗香浮动月黄昏”。你仿佛看见雪后篱边,一枝独放,冷艳与清芬并生。 掌声恭请两位老师!

undefined



曲目九 古琴独奏《潇湘水云》


演奏者:吕方懿


吕方懿老师指尖一挑,潇湘夜雨便从弦上淋漓。云水苍茫,家国沉浮;九嶷黛色,接在眼底。曲中“往来吟”似浪打孤舟,“疾徐猱”若云遮远岫。查阜西先生昔年擅此,得号“查潇湘”;今夜,吕老师以一声长叹,与先生隔时空相和,烟雨潇湘,尽入指下。掌声有请!

undefined



曲目十 古琴独奏《山居吟》


演奏者:刘扬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山居吟》写隐者之趣: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指下“散音”如空谷回声,“按音”似幽泉漱石。一阕终了,只觉松风满袖,白云在怀。掌声恭请广陵派第十二代传人刘扬先生出场!

undefined


曲目十一 弦歌《满庭芳·茶》


演奏者:俞明辰


再次感谢刘扬先生携《山居吟》,引我们入山深处,听松风洗耳。


且将尘虑暂抛,于一瓯春雪里偷得半日清闲。俞明辰老师轻拨蜀派丝桐,启唇浅唱北苑龙团——松风入指,蟹眼生波;先闻碾茶之声,继见乳花浮雪;末韵回甘,竟似余泉漱齿。一盏未终,舌底已千山苍翠;七弦欲歇,襟袖犹万户生香。请君侧耳,且让茶香与琴韵,共作人间小团圆。

undefined


曲目十二 古琴、笛子合奏《捣衣》节本


演奏者:周水涛、廖巍、周燕燕、杨姣琦、饶冬梅


廖巍、周燕燕、杨姣琦、饶冬梅四位老师分坐四方,八手同挥,以琴为杵,以声为砧,捣出万家砧韵。此时,周水涛先生启唇吹笛,其声清越悠扬,如秋风掠过长安,又似征人远别的叹息。笛音时而高亢,似雁阵惊寒;时而低回,如寒砧断续。笛声与琴音交织,仿佛将那月光下万户捣衣的图景,与闺中思妇的幽怨,一并融入了这秋夜的清冷与辽阔之中。既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宏阔,又添了“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的缠绵。笛之“韵”与琴之“骨”相映成趣,使得这《捣衣》不仅是劳作的画卷,更添了一层深情的凝望与遥远的思念。人间烟火,最抚凡心。掌声有请五位老师!

undefined


曲目十三 弦歌《蒹葭》


演奏者:吴至民、雷子儀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吴至民老师作曲并抚琴与雷子儀老师共同吟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歌声起时,仿佛一条秋水缓缓漫过脚踝;琴声落处,又似芦苇轻拂指尖。咫尺天涯,可望难即,都在一声长吟里化作永恒的眺望。掌声有请吴至民老师和雷子儀老师!

undefined


曲目十四 古琴合奏《梅花三弄》


演奏者:万蓓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琴音歌声里仿佛真见着了那片芦苇荡,感谢二位!


到这儿,音乐会也接近尾声,前面我们说到查先生的家乡——江西,这片人文荟萃的赣鄱大地,其音乐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便是文章节义之邦,亦是礼乐昌明之地。江西的音乐脉络深深根植于深厚的文人传统之中,典雅、含蓄而富于哲理。正是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在中国琴坛占有重要一席的江西琴派。历经世代的传承,尤其注重琴乐与文人精神、诗词意境的融合,追求音外之意,弦外之音。其演奏风格质朴中见深邃,苍劲中透古雅。查阜西先生的琴风,正是深受江西这片文化沃土与前辈先贤的滋养,融汇万家,终成一代宗师。


而接下来将要奏响的这首千古名曲梅花三弄,与江西、与查先生都有着不解之缘。梅花傲雪凌霜,幽香清远,正是中国文人心中高洁品格的象征。琴曲梅花三弄以泛音主旋律,在不同的徽位上三次奏响。生动的描写出了梅花于寒风中次第绽放的铮铮风骨与暗香浮动的清雅神韵。就让我们在这琴弦的震颤中,追寻先贤的足迹,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精神共鸣,请欣赏我们今晚音乐会的压轴曲目。由南昌大学古琴教师万蓓,以及她的学生们带来的古琴齐奏《梅花三弄》。

undefined

——万蓓老师团队一曲终了,今晚的琴音之约亦将近尾声。


从《忆故人》的追怀,到《梅花三弄》的凌霜,十四首琴曲,是我们献给查阜西先生的一瓣心香,也是古琴艺术在当代的鲜活注脚。当年先生独抱琴火,唯恐丝桐绝响;今夜,满座知音,七弦不孤。愿以此声,告慰先生:琴已活、琴正火、琴长鸣!

undefined

感谢诸君,十指抚弦,声声入云;


感谢主、承办单位,精心擘画,寸寸生辉;


更感谢在座的你——因为有你凝神谛听,千年雅音方能越过山长水阔,在今天重新开花、继续抽芽。


九江场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千年之前,白居易在浔阳江头写下这绝句。今夜,我们共聚长江之畔,共同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第五届纪念古琴泰斗查阜西诞辰130周年音乐会,让古老的琴音与新时代的长江文明对话。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和八方琴友的到来。

undefined

九江,古称浔阳,是长江文化的重要坐标。而古琴,作为华夏正音,与长江的奔流一样,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千年脉动。在这美好的夜晚,让我们以琴为媒,在弦歌中触摸长江的灵魂!

undefined

九江,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有着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九江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唐代,九江的茶叶就已闻名遐迩。而今天,我们在浓郁的茶香中,在悠扬的琴声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动人魅力。


今晚,我们还要特别缅怀一位伟大的人物——查阜西先生。查阜西先生(1895-1976年),是我们九江市修水县人,是中国古琴泰斗,被业界誉为当代中国古琴第一人。他一生致力于古琴音乐的学术探讨和演奏实践,发起成立了北京古琴研究会,并担任主席。他编纂了《存见古琴曲谱缉览》,并担任《琴曲集成》等巨著的主编,为我国古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undefined

查阜西先生不仅在古琴领域成就斐然,还曾说服国民党的中央航空公司、中国航空公司“两航”起义并获得成功,对国家航空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家国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是我们永远的榜样。


纪念查阜西先生诞辰活动于2021年就已开始,由江西古琴专业委员会、九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九江市湖畔琴箫文化艺术研究院每年十一月都会在九江市濂溪区举办纪念查先生诞辰活动,至今已历时五年(今年是第五届)了。


主办单位:九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九江市濂溪区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九江市濂溪区文联、九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九江市湖畔琴箫文化艺术研究院

合作单位:江西古琴专业委员会

执行单位:九江市宝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北京民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江西省茶文化学会、九江市茶叶产业协会、濂溪区茶叶协会、南山公园管理中心、九江市濂溪区文化馆、九江市濂溪区美术馆、九江学院艺术学院、九江市紫竹文旅有限公司、庐山纯境民宿、九江职业大学文旅学院万里茶道茶学院、九江市收藏协会、九江市朗诵学会、九江市濂溪区旅游协会、九江市濂溪区美术家协会

媒体单位:国琴网、九江市融媒体中心、濂溪区融媒体中心、掌上九江、九派文旅


undefined

感谢到场的各位领导、嘉宾、专家学者,远道而来的各位老师以及各个兄弟协会的主席们!


九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周光灿书记致辞!

undefined


查阜西生平

    首先请出音乐会的特邀嘉宾,查太元先生。查先生祖籍江西省修水县,1987年出生于台湾省台中市。逢甲大学中国文学系学士、硕士、博士,台湾地区斐陶斐荣誉学会荣誉会员。学术研究领域涉足中国音乐史、中国文学、大众文化等。查太元先生作为查阜西先生的族孙,不仅承袭了查氏家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血脉,更在当代文化教育与音乐实践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才华与担当。他秉承家学渊源,深耕中国文学与音乐研究,多次推动并参与重要音乐作品的整理、改编与演出,在海峡两岸及国际舞台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查氏后人,他既延续了家族对文化艺术的不懈追求,又以自身的学术与实践成果,书写着查氏家族在新时代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查太元先生给我们讲述查阜西先生生平!

undefined


一、《东林梵音》(大可法师、吴至民)


《东林梵音》的禅意宁静,源自九江东林寺的千年佛缘 —— 东林寺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始建于东晋,千年来,寺中的晨钟暮鼓、梵音佛号,滋养着九江 “宁静平和” 的城市气质。释大可法师的梵音与吴至民老师的古琴即兴融合,让东林寺的禅意穿越时空:琴音空灵时,似东林寺的香火缭绕;梵音悠扬处,又似寺外的虎溪流水潺潺。这首曲不仅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更让听众感受到九江 “千年佛缘、禅意满怀” 的文化底蕴,明白这座城市的宁静,是刻在骨子里的从容。

undefined


二、《醉翁吟》(佩云阁琴社)


琴音起处,恰如九江山水展开的一卷水墨长轴。这首满含禅意的古曲,与九江庐山西林寺的晨钟暮鼓、甘棠湖的烟波浩渺天然相融 —— 当指尖在琴弦上流转,仿佛能看见醉翁携友漫步庐山小径,听涧水潺潺、松风阵阵,又似泛舟甘棠湖,枕着波光与茶香入眠。佩云阁琴社慈悯老师以清雅琴音,将九江 “山水含禅意” 的独特气质娓娓道来,邀听众共赴一场心灵的栖居之旅。

undefined


三、《念奴娇・赤壁怀古》(黄明康,蜀派古琴传承人)


“大江东去,浪淘尽” 的豪情,与九江的长江文脉一脉相承 —— 九江地处长江之滨,自古便是江河交汇、英雄辈出之地,苏轼笔下的赤壁风云,曾在这片水域激荡起千年回响。蜀派古琴传承人黄明康老师以豪放洒脱的演奏风格,让激昂琴音与九江的长江浪涛共振:琴音高亢时,似见战船列阵、旌旗猎猎,重现赤壁之战的壮阔;琴音婉转处,又似长江穿城而过的温柔,诉说着九江 “江阔凭鱼跃” 的包容与大气。一曲终了,既是对千古英雄的追怀,更是对九江长江文化的深情礼赞。

undefined


四、《归去来辞》(徐婷婷,江西琴会副会长)


陶渊明笔下 “采菊东篱下” 的归隐意境,与九江的田园风光有着不解之缘 —— 九江修水是 “中国宜居宜业示范县”,这里的茶园层层叠叠绕青山,稻田阡陌纵横连村落,恰如《归去来辞》中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的实景再现。江西琴会副会长徐婷婷女士以清新自然的琴风,让古琴清音与九江的田园气息交融:琴音轻缓时,似风吹茶园翻绿浪,又似农家炊烟绕屋檐;琴音悠扬处,尽显九江乡村 “远离尘嚣、悠然自得” 的生活之美。听此曲,仿佛置身九江的田园间,读懂 “归隐” 不是逃离,而是与自然共生的诗意。

undefined


五、《听松》薛颢  九江学院艺术学院


接下来,请欣赏二胡独奏《听松》,演奏者是来自九江学院艺术学院的薛颢老师。薛老师作为学院高层次引进人才,本硕均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九江市二胡学会副会长,师从名家吴晓萍教授,艺术造诣深厚,多次首演重要作品并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大奖。今夜,他以一把二胡传承民族音韵,更以精湛技艺致敬前辈精神。在九江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在学院的大力支持和人才引领下,传统音乐正焕发新的生机。就让我们在《听松》的苍劲旋律中,感受中华风骨,聆听时代新声,也体味九江与音乐之间不曾间断的深厚情缘。

undefined


六、《四大景》(周水涛,江西琴会会长;何静,妙有琴堂传习人;周会琴,大觉山琴心堂创办人)


《四大景》描绘四季流转之美,而九江的四季,恰是这幅 “四季画卷” 最生动的注脚:春有庐山云雾茶抽新芽,采茶女的歌声漫山遍野;夏有鄱阳湖碧波万顷,候鸟初至、荷风送爽;秋有石钟山红叶似火,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 “江湖两色” 奇观惊艳天地;冬有庐山雪景如诗,琼枝玉树映照着古寺禅灯。江西琴会周水涛会长、妙有琴堂何静、大觉山琴心堂周会琴,李玲等诸位老师以灵动琴音,将九江四季的标志性景致融入旋律:春之嫩、夏之盛、秋之浓、冬之洁,皆在琴弦上流转,让听众足不出席,便能遍赏九江 “四季皆景、步步皆画” 的独特魅力。

undefined


七、《满江红》(吴至民,赣州市古琴学会,熊绍全,九江市濂溪区美协副主席)


岳飞 “精忠报国” 的壮志,与九江的红色基因深深共鸣 —— 九江是一片英雄的土地,从白鹿洞书院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近代以来无数志士为家国挺身而出,“忠诚” 二字早已刻进城市的血脉。作曲家、古琴演奏家吴至民老师以激昂琴音,将《满江红》的豪情与九江的红色底蕴相连:琴音铿锵时,似见九江儿女为家国奋勇向前的身影;琴音沉郁处,又似对故土的深深眷恋。这首曲不仅是对英雄的致敬,更彰显了九江 “承古志、守家国” 的精神传承,让 “精忠报国” 的信念在琴音中代代相传。九江市濂溪区美协副主席熊绍全老师以书法与古琴和鸣,现场挥毫书写《满江红》。

undefined


八、《忆故人》(刘樵,广陵琴派十三代传人)


“忆故人” 的深情,恰如九江对游子的牵挂 —— 九江自古便是 “三江之口、七省通衢”,无数人从这里出发,又在岁月中思念着故乡的山与水。广陵琴派十三代传人刘樵先生以古朴典雅的琴风,让琴音化作九江的 “乡愁信使”:琴音绵长时,似甘棠湖的月光洒在归人的心上;琴音低回处,又似庐山的云雾缠绕着对故人的思念。听此曲,仿佛能想起九江街头的茶香气、长江边的老码头,想起故乡的每一寸土地 —— 这既是对故人的怀念,更是对九江 “温暖包容、牵挂游子” 城市品格的生动诠释。

undefined


九、《醉渔唱晚》(胡承尧,岳阳种得琴院)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千年前文人心间的山水雅趣,至今仍在九江的江湖间流转——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九江的暮色里藏着独有的渔乡意趣,每当夜色初垂,鄱阳湖畔的渔舟缓缓泊岸,浔阳江头的渔翁载酒归来,船桨轻摇时泛起的涟漪、醉后随性哼唱的渔歌,勾勒出一幅“醉渔唱晚”的悠然图景。岳阳种得琴院胡承尧老师以灵动琴音,将这份“渔醉江湖”意趣牵入耳畔:琴音顿挫时,似渔翁立于船头、对着星月放歌,豪情自在;琴音婉转处,渔舟随波轻晃。一曲终了,“江湖相依、渔舟醉晚”的闲逸之美,早已萦绕心间。

undefined


十、《广陵散》(孟洹羽,雅南琴社)


《广陵散》的豪迈不屈,与九江 “坚韧不拔” 的城市精神高度契合 —— 九江历经千年风雨,从古代的商埠重镇到如今的文化名城,始终以坚韧姿态面对挑战,就像《广陵散》中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的气节。雅南琴社孟洹羽社长以激昂慷慨的演奏,让琴音与九江的城市品格共振:琴音高亢时,似庐山挺拔的脊梁,彰显不屈风骨;琴音厚重处,又似长江奔涌的力量,传递坚韧信念。这首千古名琴曲,既是对传统的传承,更是对九江 “勇立潮头、坚韧向前” 精神的礼赞。

undefined


十一、《霓裳曲》(费新宇、崔宝玉、桂琳琳,洞箫、古筝)


《霓裳曲》的浪漫梦幻,与九江的 “诗意之美” 相映成趣 —— 九江有 “诗城” 之誉,李白、白居易、苏轼等文人墨客都曾在此留下千古名句,庐山的云雾、鄱阳湖的晚霞、东林寺的禅意,皆是 “诗意九江” 的注脚。费新宇老师的洞箫清音与崔宝玉老师的古筝和鸣,将这份 “诗意” 具象化:琴音悠扬时,似庐山云雾缭绕山间;舞姿翩跹处,又似鄱阳湖晚霞漫过天际。古琴与舞蹈的融合,让九江 “一步一诗、一景一画” 的浪漫气质跃然眼前,邀听众共赴一场沉浸式的 “诗意九江” 之旅。

undefined


十二、《捣衣》(俞明辰,蜀派古琴传承人)


《捣衣》中 “月夜捣衣盼归人” 的温情,藏着九江 “烟火气里的牵挂”—— 九江是一座重情的城市,长江边的码头曾见证无数离别与重逢,每当月夜降临,江边的人家便会响起捣衣声,那声音里藏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藏着九江人 “重情重义” 的品格。蜀派古琴传承人俞明辰先生以清新琴音,将这份 “九江温情” 融入旋律:琴音轻柔时,似月光洒在九江的街巷;琴音绵长处,又似捣衣声穿过夜色,传递着牵挂与期盼。听此曲,仿佛能看见九江的月夜街巷,感受这座城市 “烟火气中藏温情” 的独特魅力。

undefined


十三、《渔樵问答》(刘杨,广陵琴派十二代传人;童启稳,江西省箫文化学会名誉会长)


《渔樵问答》中渔人与樵夫的闲适对谈,正是九江人 “山水间的自在生活” 的真实写照 —— 九江坐拥庐山、长江、鄱阳湖,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或临江捕鱼、或上山采茶(樵),在山水间劳作,也在山水间寻得悠然。广陵琴派刘杨先生的古琴与江西箫文化学会名誉会长童启稳先生的箫声相和,将这份 “九江生活哲学” 融入乐中:琴音轻快时,似渔人撒网、樵夫拾薪的灵动;箫声悠扬处,又似庐山松风、鄱阳湖水的舒缓。琴箫合奏间,既能听见渔樵对谈的惬意,更能看见九江 “以山水为邻、与自然共生” 的生活图景,让听众读懂九江人 “于平凡中见闲适,于山水间得自在” 的人生智慧。

undefined


十四、《逍遥游》(黄明康,蜀派古琴传承人;蔡泽飞,九江湖畔琴箫研究院院长)


庄子 “逍遥游” 的自在豁达,与九江 “山水间的逍遥” 完美契合 —— 九江有庐山可登高望远,有鄱阳湖可泛舟逐浪,有东林寺可静心悟道,在这里,既能 “仰观宇宙之大”,也能 “俯察品类之盛”,恰是 “逍遥游” 的理想之地。蜀派古琴传承人黄明康老师的古琴,九江市湖畔琴箫文化艺术研究院蔡泽飞院长的吟诵与琴箫相合,让 “逍遥” 二字有了九江的烟火气:琴音洒脱时,似泛舟鄱阳湖的自在;吟诵悠扬处,又似登庐山望云海的豁达。听此曲,仿佛置身九江的山水间,读懂 “逍遥” 不是远方,而是九江给予的 “与自然相融、与自己和解” 的惬意。

undefined


十五、《半山听雨》(九江市湖畔琴箫研究院全体琴箫成员)


“半山听雨” 的诗意,是九江庐山最寻常的浪漫 —— 庐山多雾多雨,每当雨落半山,坐在山间茶亭里,听雨声打在茶树叶片上、落在青石板上,再配上一杯庐山云雾茶,便是九江人最惬意的时光。九江市湖畔琴箫研究院的全体艺术家们以古琴与箫合奏,将这份 “庐山听雨” 的惬意搬进现场:琴音舒缓时,似雨声淅淅沥沥;箫声轻柔处,又似雨后山林的清新。作为整场音乐会的收尾,这首曲既是对九江山水的眷恋,更邀请每一位听众:常来九江,登庐山、听雨声、品香茶,在半山听雨间,寻回生活的诗意与宁静。

undefined


结束语

undefined

在这场琴茶盛宴中,我们感受到了古琴艺术的博大精深,也领略了茶道文化的雅致之美。更感受到了古琴泰斗查阜西先生的伟大。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今晚的琴声虽已渐息,但九江的文化传承之路将永远延续。白鹿洞书院的弦歌、东林寺的钟声、琵琶亭的诗韵,都与琴道息息相通。国家长江文化公园建设,正是要让这些文化基因在新时代“活”起来。让我们心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继续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华章!


纪念查阜西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音乐会到此圆满结束。


愿琴音常伴,愿诸君安康。再会!

  • 手机查看

    扫一扫 手机查看

  • 收藏

评论 0条评论

0/300

    TA创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