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丝弦龙韵两岸情”鲁台诸城派古琴交流雅集在诸城古琴院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青年朋友及古琴爱好者30余人齐聚诸城古琴院,以琴会友,通过琴友集会让传统艺术成为两岸琴友可参与、可创造的"活态遗产"。
台湾同胞曹景雯女士弹奏了一曲浙派的《长相思》,传习中心的师生们也弹奏了诸城派琴曲《平沙落雁》,双方就不同流派风格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探讨。曹女士讲到他们弹古琴都比较内敛比较含蓄,弹琴的动作也是小小的,手也是不太会离开琴面。钟珊老师跟大家分享了诸城派古琴风格特点:指力高古苍劲,出音清正雅洁,有儒道风,不务外表华丽。针对诸城派的《平沙落雁》,曹女士表示她弹的是南平沙,与诸城派的平沙有一些相同之处,但是会有风格上的区别,因为最初都是出自同一琴谱,由此可见,我们的文化是同根同源,希望浙江跟山东的古琴文化可以多多交流,两岸音乐也可以进行一些融合,共通。
曲终之际,钟珊老师将茅毅先生编著的《诸城派琴谱集览》赠予曹景雯女士,让古琴艺术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纽带。 诸城古琴艺术传习中心长期致力于古琴艺术的保护、研究与推广,通过系统化的教学、学术研讨和公益活动,让这一中华传统雅乐得以薪火相传。此次古琴雅集活动,既是继此前中韩文化交流之后的又一次对外的艺术对话,不仅展现了诸城作为“古琴之乡”的文化底蕴,更以音乐为纽带,深化了海峡两岸的文化认同。
评论 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