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练琴方式
弹琴1年的人:朋友圈打卡 “今日练琴40 分钟”,仿佛少一秒都对不起新买的古琴。练琴前要先给乐器拍九宫格,配文 “与我的老伙计共度美好时光”。
弹琴10年的人:电梯里的金属扶手是他们的练习键,开会时的桌沿能弹出《渔舟唱晚》,甚至睡梦中都会突然甩一下手腕找泛音的感觉。问他们一天练多久,得到的回答往往是:“练了吗?不知道啊,手自己动的。”
弹琴感觉
弹琴1年的人:练琴时总怀疑自己的手是借来的,心里数着节拍,手却像按了快进键。经常对着琴弦抓狂“这破手能不能听话点!”
弹琴10年的人:双手已成为身体的第二发声器官。开心时,指尖流淌出的旋律轻快跳跃;emo时,琴音自带淡淡的忧伤。不用刻意看谱,手指就知道该往哪里去,就像说话时不用思考舌头的位置。
弹琴目的
弹琴1年的人:逢年过节必主动请缨“我来给大家弹一首助兴!” 弹完后假装淡定,实则假装疯狂刷手机等赞美。
弹琴10年的人:婉拒周末朋友约逛街:《广陵散》没练好没脸出门。弹琴不是为了才艺展示,没有最完美只有更完美。
聊天话题
弹琴1年的人:聚会时三句话不离乐器“我最近又入了张古琴,音色绝了!”“我刚考完八级,老师夸我有天赋!” 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高光时刻。
弹琴10年的人:被问起会不会弹琴时,立刻摆手“就会弹两句,三脚猫功夫,献丑献丑。”
学琴天赋
弹琴1年的人:学会《梅花三弄》后不禁感慨慨“我这天赋,说不定就是下一个管平湖!” 甚至开始规划开个人音乐会的宏伟蓝图。
弹琴10年的人:练完一段复杂的指法,长叹一声“唉,离管平湖也就差了 9999 个小时的功力吧。” 他们手机里存着管平湖先生的演奏音频,睡前常听,不是为了模仿,而是为了提醒自己“艺术的高峰,这辈子可能都够不着,但总得往上爬爬。”
演奏状态
弹琴1年的人:弹错一个音就慌了神,要么戛然而止,要么硬着头皮乱弹一通,结束后还得找借口“今天状态不好,下次肯定完美。”
弹琴10年的人:弹错音时面不改色,手指顺势一转,完美承接下一个音。常年的练习已形成肌肉记忆,能重新投入到琴曲的意境中。
你目前弹琴几年了?
又达到了怎样的状态呢?
扫一扫 手机查看
下载国琴网APP
评论 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