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一摊开,秘密藏不住。
指腹上的茧,关节处的薄痂,都是练古琴的注脚。
图片来源网络 指尖触弦的第三日,小水泡悄悄冒头。 像颗透明的珍珠,裹着胀痛。按弦时,疼得指尖发颤。 但曲子还没练熟,只能忍着。水泡被琴弦磨得更鼓,终于在某个琴音里破了。 破口处露出嫩肉,沾到汗水会钻心地疼。 贴上创可贴继续练,琴声里混着隐忍的呼吸。 结痂又被磨掉,新肉再长出来,循环往复。 指尖像块被反复揉搓的布,渐渐失去了最初的柔嫩。 不知磨破多少次,硬茧慢慢爬满指腹。 它们是层淡黄色的铠甲,隔着琴弦也能精准发力。 摸起来糙糙的,却能弹出最温润的音。 这层茧,是无数个日夜与琴弦较劲的成果。 冬天更难挨,干燥让皮肤脆得像薄纸。 按弦太用力,指尖会裂开细缝,血珠渗出来,染红琴弦。 用温水泡过手,涂上层药膏,第二天接着练。开裂流血,早成了家常便饭。 琴案上的手,从不骗人 那些伤痕与硬茧,都在说: 你为古琴,真的拼过!
评论 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