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琴网首页 > 资讯

资讯

真正能救古琴艺术的,只有这几招

undefined

七弦琴为我国古代乐器之一种。言者每赞其神奇,居为高雅,推崇备至。而琴学反日以晦,此叶公之好龙也。夫乐器供人演奏乐曲者也,精粗在于练习,雅俗存乎其人,器惟人用而已。是故今日欲昌明琴学,应就艺术言艺术。列举其道,约有数端:
一、弹琴者须留心观察现代音乐之常识也。五正二变,现代之音阶也。十二律吕,现代之音程也。黄钟基本,现代标准音之说也。三分损益,隔八相生,现代之五度循环也。泛音兼用三分五分,现代之三和音也。清角及变宫,与现代之F#及B其法虽不同,而其为旋宫转调所生之结果则一。其所以不同,则一就五声音阶言,一就七声音阶说也。凡此种种,在曾学现代音乐者,皆视为常识之初步。而在弹琴者,每认为玄妙高深,不可几及,此则不求实际,惑于玄谈之过也。其他如旋律之应如何进行,节拍之应如何调整,曲调之应如何组织,曲体之应如何划分,既言操缦,胥应究心。夫学理之与技术,原属相需为用,必待相辅而行。言之太高,与弃之不顾,其失惟均。故弹琴者,须留心现代音乐之常识也。
undefined
二、记谱方法须改进也。记谱之法,常以音阶与节拍为两个基本的要件。往昔之琴谱,只有弦位与指法,虽音阶可于弦位记认,节拍可于指法推寻。然展转寻求,不便滋甚。况相传日久,弦位有时而错误,指法有时而模糊,此所以弹琴者时有宫商节拍不甚明了之弊也。欲免此弊,则改进谱法,允为先务。现代之谱式,五线谱太繁非宜,简谱横行不便。无已,其于旧谱之旁,加写刘天华之工尺加线谱乎,希与同道共研究之。
三、各派现代之曲操宜广事苑集也。现时琴学,虽云衰微,然各地之古调独弹者,亦颇不乏其人。顾以风土之不问,师传之各异,声调未免发生多少之差别。然因其用力日久,遂反成为特有之长。允宜精英广聚,萃为大观。庶免门户自封,适成偏见。
undefined
四、往昔旧谱宜详加整理也。往昔旧谱,虽载在简编,然对谱寻声,常感觉非易。求其症结,约有四端:(一)派别有异同也。作曲之人,属于何派?递传之后,有无改窜?改窜之后,又属何派?同是一谱,在本派之人弹之,较易为功;而他派之人弹之,每多扦格。此感困难者一;(二)曲体之有差别也。曲操有传声者,弹之如歌声之婉转,此则尚易寻求。有传神者,此与歌曲异其蹊径,遗貌肖神,甚难着力。苟非得之亲授,一时殊难见功。此感困难者之二;(三)吟揉欠分明也。琴曲最精彩处,全在善用吟揉。而打谱之最困难处,亦厥为安排吟揉。若只模糊弹去,则等于虚设;倘必字字分明,则又似骈枝。此感困难者三;(四)板式无定格也。板拍为乐曲之骨架,琴谱向无详明之表示。生曲入手,如一盘散沙。打谱者,只有人自为政,以至歧途百出,无所适从。此感困难者四。凡此四端,胥应整理。温故知新,赖乎此矣。
今虞诸贤,发大宏愿,振既坠风,举办社刊。成甚盛事,更复虚心征询,不遗浅陋,博采周咨。鄙人粗知操缦,罔谙高深,姑即蠡测所知,录当刍之献。
内容选自:史荫美《对于昌明琴学之我见


  • 手机查看

    扫一扫 手机查看

  • 收藏

评论 0条评论

0/300

    TA创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