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琴网首页 > 资讯 > 高山流水遇知音,悠悠弦音连两岸——海峡两岸四地古琴交流会

高山流水遇知音,悠悠弦音连两岸——海峡两岸四地古琴交流会


“海峡两岸四地古琴交流会”

上古之初,古琴有两种不同的功能。

一方面,它是乐队合作中的一种乐器,用于宗庙祭祀仪式和其他庄严的场合,以及为宴会助兴演奏;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独奏乐器,独奏古琴被尊为“圣王之器”,它的音乐则被称为“太古遗音”,为中国文人所喜爱。

弹奏古琴愉悦自我,寻找一个人的心灵空间,注视自己灵魂的深处,安放自己自由的精神。

今,

邀两岸名家,

抚琴共乐之,

要得琴中趣,

还劳弦上声。


台湾|黄鸿文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博士、台湾古琴协会会长、弦耕琴社社长、逢甲大学中文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古琴教育,学生逾千人,举办古琴专题讲座逾百场;出版古琴独奏专辑《秋鸿》、《乌夜啼》;发表《礼与逢礼之间──从琴的「十四不弹」探讨其礼的性格》、《「阮籍作《酒狂》」真伪之探析》、《朱权与琴曲〈秋鸿〉的关系研究》、《古琴的物理结构与谱式改革》、《古琴指法「擘」之研究》、《古琴㪇音研究》等论文十数篇。

(黄鸿文)

岭南派|陈是强

广东省岭南古琴文化研究院院长 、古琴艺术(岭南派)广州市代表性非遗传承人 、岭南古琴艺术(岭南派)第九代传人、中山大学、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古琴班导师、广州市汉民族传统文化交流协会学术顾问、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岭南古琴》丛书编委会学术顾问、广东省文化艺术行业协会专家。

师从国家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谢导秀先生;与谢导秀先生共同著书《古琴艺术理论与实践》。

(陈是强)

岭南派|徐卫强

原梅州市古琴研究会会长。

德艺双馨,琴风质朴、超脱,有天然之趣,对琴曲有独到的见解。教学耐心、细致。徐老师从事古琴教学二十余载,学生遍布广州、佛山、梅州,南宁等地,他所教授的学生中,已有不少在从事古琴教学研究工作,为当地的古琴传播发展作出不可忽视的贡献。

(徐卫强)

蜀派|张娜

蜀派古琴第七代传人、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中国琴会理事、四川省川派古琴协会理事、国琴传承大使。

出版个人古琴独奏专辑:《無弦》,系“無弦琴社”创始人。

(张娜)

岭南派|周玲

广东省岭南古琴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广州文化馆古琴班古琴老师、古茶琴舍舍长、湖南省邵阳市古琴研究会副会长、佛山同济琴馆主。

周玲成长于古琴之家,父亲陈是强、母亲周志云均为岭南琴坛资深琴家与职业琴人。受父母教导结缘古琴,并得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岭南派古琴艺术)谢导秀先生的指导。九岁习琴,十四岁登台演出,十七岁开馆教学至今。

曾参与2010年广州亚运会古琴文化展示,2016年受广州市政府外事办的邀请出访印尼泗水市与二十四个国家一起举办文化交流活动。

(周玲)

活动流程

14:30-15:00 | 嘉宾签到

15:00-15:05 | 主持人开场

15:05-15:45 | 黄鸿文《如何弹好古琴》

15:50-16:30 | 陈是强《岭南古琴风格》

16:30-17:30 | 琴曲演奏

                    《流水》黄鸿文

                    《碧涧流泉》周玲

                    《神人畅》张娜

                    《秋水》徐卫强

                    《梅花三弄》琴箫 张娜 黄鸿文

                    《乌夜啼》陈是强

嘉宾合影 

琴曲 |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根据《太音补遗》和《蕉庵琴谱》所载,相传原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改编为古琴曲。琴曲的乐谱最早见于公元1425年的《神奇秘谱》。

全曲共分十段,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采用循环再现手法,旋律流畅、优美,节奏明快,喻梅花在寒风中次第绽放的英姿、不曲不屈的个性和节节向上的气概。后四段为第二部分,与前一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旋律跌宕起伏、急促的节奏以及音调和节拍上的不稳定都为我们展现了梅花傲然挺立在寒风中的坚毅画面。梅花,一静一动、一柔一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为我们展现了梅花千姿百态的优美形象。

乐曲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借物抒怀,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琴曲 | 神人畅

《神人畅》是唐代以前仅两首记载下来的以"畅"为题材的古琴曲之一。音调古朴粗狂,节奏铿锵。淳朴自然的原始祭神舞蹈节奏,曲风苍古雄健,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 的观念。

此曲表达了 “尧”帝祭祀之时弹琴,奇妙琴声感动上天,使天神降临,与人们欢乐歌舞,共庆盛典。

整首曲只用了五根弦,就表现了如此生动的艺术效果;全曲把十三个徽位的泛音以及徽外音全部都用到,表现神的无所不在,泛音段的旋律是一种倾诉性的语言,描述了神对人的感情,博大而宽宏。

琴曲 | 流水

古琴曲《流水》是一首极具表现力的乐曲,充分运用“滚、拂、打、进、退”等指法及上、下滑音,生动地描绘了流水的各种情态。
《流水》,最早见于朱权的《神奇秘谱》,现弹的多是张孔山版本。张谱的第六段,加入"七十二滚拂"的技巧,尽情模拟泉滴水流的声音。

1977年美国向太空发射的寻找外星人的太空船,就选用管平湖先生弹奏的古琴曲《流水》。

遗韵今朝的古琴曲《流水》,引出一段俞伯牙与钟子期脍炙人口而感人至深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拨动着今人的心弦,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思。

旋律起首之音,时隐时现,犹如置身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无定。继而转为清澈的泛音,节奏逐渐明快,好似欢泉于山涧鸣响,令人愉悦之情油然而生。随之旋律开始跌宕起伏、风急浪涌、目眩神移,惊心动魄。而后音势大减,曲末流水之声复起,缓缓收势,整首乐曲一气呵成,听之如同得到了流水的洗涤一般。

琴曲 | 碧涧流泉

岭南琴派名曲《碧涧流泉》,出自《古冈遗谱》,“古冈”即古代冈州(今广东新会)。清道光年间,广东新会人黄景星(?-1842)辑编了《悟雪山房琴谱》,共收集有琴曲50首,其中大部分来自《古冈遗谱》。《碧涧流泉》就是其中的一首。

全曲为典型的三段体(A.B.A)结构,中段颇具山歌风且戏谑流畅的旋律。表现了在那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之间,爆发出的一股股清澈泉水,在一派碧绿的山林幽涧,涓涓细流,流泉泠泠时急时缓,首尾响应,意趣盎然,素有《小流水》之称。

琴曲 | 乌夜啼

《乌夜啼》源自南北朝时期,区别于北派曲目,岭南派《乌夜啼》出自【古冈遗谱】流传于珠江三角洲。

解题引【唐书.乐志】临川王刘义庆作曲之说,后世多沿用之。原曲谱中有「反哺」、「争巢」等文句,表明琴曲是描写慈乌与雏乌的活动情景,乐曲中并以逼真形象,多次模仿乌鸦啼声。此处的「乌」所指的是「慈乌」即「寒鸦」,而非乌鸦。

《乌夜啼》题解有两种说法:【唐书.乐志】- 南北朝时,宋临川王刘义庆因受皇帝疑忌而非常恐惧,担心自己将有大难临头,后来他的姬妾听到慈乌夜啼之声,特别去敲开其书斋的门,告知他应该是即将要获赦,后来果然应验了,刘义庆因而作此曲《乌夜啼》。

李勉【琴说】- 晋何晏罪及上,被下狱,傍晚「有二乌止于舍上」其女儿见了说:「乌有喜声,父必免。」遂撰此操。无论是南北朝的刘义庆所作或是后汉何晏之女所作的说法都是以「慈乌夜啼」作为喜事的征兆,来表达出渴望自由的愿望,故亦有题解为「乌夜啼,好事近。」

琴曲 | 秋水

古琴曲《秋水》,蜀派琴曲,取《庄子·秋水》篇名,又叫《神化引》。喻绍泽先生根据《春草堂琴谱》中的《秋水》打谱,全曲共十三段。

琴曲借庄周迷梦蝴蝶的典故,表现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琴曲呈现出一幅空旷而宽广的大自然景色,泛音清亮而沉稳, 仿佛是林中的山泉低语。好像庄周置身于林泉大麓之间, 悠然自得。

琴韵高旷空澈、声韵飘逸,松紧有度,缓急相间,飘逸虚渺,给人以洒脱之感。

高山流水遇知音,悠悠弦音连两岸

——海峡两岸四地古琴交流会


主办单位

三藏艺术馆


协办单位

台湾弦耕琴社

广东省岭南古琴文化研究院

成都無弦琴社


本文来源:【广东省岭南古琴文化研究院】

  • 手机查看

    扫一扫 手机查看

  • 收藏

评论 0条评论

0/300

    TA创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