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琴网首页 > 资讯 > 上海松江古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2022云间琴乐中秋雅集

上海松江古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2022云间琴乐中秋雅集

逐梦新时代,人文新松江。

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

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全力整合各方资源,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增加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2年8月28日下午,上海松江古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云间琴乐中秋雅集”活动。来自上海市各区的古琴爱好者济济一堂,相聚华亭湖畔,共赏美轮美奂的太古遗音。


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

中秋,来源于上古时代的天象崇拜,由传统的“祭月”演变而来。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

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幸福,

成为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今日我们相邀,抚琴拜月,效伯牙之思;

焚香传礼,追圣贤之德。用一场古琴雅集一起共度佳节。

《良宵引》是虞山琴派代表曲目之一,描写月夜轻风,良宵雅兴。乐曲结构精致,旋律婉转,曲风恬静,委婉清新。

房猛老师是一位斫琴师。与点古琴创始人。他是同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管理学硕士,曾担任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创意工场主任和同济大学Making Lab副主任。目前致力于古琴设计、斫制、研究。

房猛老师的“一种方便快速的古琴上弦工具”获得发明专利。

上海松江古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理事。

古琴曲《流水》是一首极具表现力的乐曲,更是一首志在流水,再现智者乐水的曲子。琴曲充满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音,散发了天、地、人相知相合、浑然一体的气象。

陈飞颖老师是河北省古琴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徐汇区古琴艺术研究中心理事,上海松江古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理事。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古琴曲《阳关三叠》不仅表现了诗歌中凄幽含蓄的意境,更将古琴玄远淡薄的神韵注入其中。

金妍老师是“无隐琴禅”古琴老师。

“无隐琴禅”是上海松江古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企业会员。

琴曲《梧叶舞秋风》谱本出自清初庄殝凤的《琴学心声谐谱》。琴曲轻盈灵动,旋律细致曲折,疏密呼应,盖写秋意萧飒,静听桐叶摇落之意。令人余味无穷。

王辉老师是青年古琴斫琴师,“峻岳坊”联合创始人,上海琴会会员。

“峻岳坊”是上海松江古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企业会员。

琴曲《离骚》为晚唐陈康士所作。曲调古朴苍劲,深沉含蓄,始则抑郁,既则豪放。

卢艺老师是青年琴人,工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师从古琴家张峰、王鹏先生,近年来着力推动现代琴弦“丝韵之美”的产品化进程。

卢艺老师是上海戴氏琴弦制作社技术总监。上海松江古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常务理事。

相传,陆龟蒙与皮日休泛舟松江,见渔父醉歌而做曲。此曲奇音妙趣,描写醉态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有啸傲烟云,醉乡酣美之意。

萧光宇老师是上海松江古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会员。

人能忘机,鸟即不疑,我神微动,彼神即知。此曲取义圣人与万物同尘,以无心相随,曲意隽永,指法细腻,耐人寻味。

楼喆老师是上海松江古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古琴曲《孔子读易》表现的是孔子秋夜读《易》体道的情景。曲意苍茫深沉,余音回响,用律精严,平和中正。

孔庆健老师是孔子第73代后裔,眼科专家、主任医师。九三学社松江区第四届委员会主委。曾任政协松江区委常委,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获得浙江音乐学院社会音乐教育培训师。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孔庆健老师是上海卿雲古琴社创始人之一。上海松江古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常务理事。

古琴曲《高山》相传为春秋时期俞伯牙所作,此曲高古旷达,温厚平和,⾳简意宽,⽓韵流畅⽽⾃然成势。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令我们心向往之。

朱家超老师是青年琴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壁画专业,古琴师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浙派古琴传承人)郑云飞先生,操缦10余年。

朱家超老师上海松江古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理事。

《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骀荡之意,是冬去春来,生命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

章纯青老师是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徐汇区古琴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上海松江古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常务理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伴随着宁静悠远的琴声,云间琴乐中秋雅集结束。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的相聚。

本文来源于【上海卿雲古琴社】

  • 手机查看

    扫一扫 手机查看

  • 收藏

评论 0条评论

0/300

    TA创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