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琴网首页 > 资讯 > 央视《我有传家宝》聚焦扬州文化名人 古琴家书传承家风

央视《我有传家宝》聚焦扬州文化名人 古琴家书传承家风

 
 
刘少椿珍藏的清康熙年间的古琴
刘少椿珍藏的清康熙年间的古琴
 
朱自清家书亮相《我有传家宝》(节目截图)
 
 
   原标题:清代古琴讲述“琴痴”刘少椿 朱自清家信劝儿多读书戒骄心
 
   前晚,央视一套《我有传家宝》春节特别节目播出,在近一个小时的节目中,四位登场的持宝人中,有两位是扬州文化名人的后人:刘少椿外孙陶艺携刘少椿珍藏的清康熙年间的古琴以及珍贵的手稿出镜,朱自清嫡孙朱小涛展示了一封祖父朱自清写给父亲朱闰生的亲笔信,以及扬州朱自清故居内馆藏的一支毛笔,讲述故事里的家风、家训,宝物里的文化传承。
 
    清代古琴代代传
 
    家风情感尽在琴声中
 
    ■持宝人:刘少椿外孙陶艺
 
    ■传家宝:刘少椿旧藏清康熙年间古琴
 
    7日晚10点38分,央视一套《我有传家宝》播出春节特别节目。当晚,第三个持宝人出场前,现场大屏幕上展示了看似书写密码的手稿。现场观众有人认为是家书家信,有人说是古籍善本,有人认为是武功秘笈。
 
    随后,陶艺携带着一张古琴,以及《广陵散》和《梅花三弄》这两本琴谱来到节目现场,古琴谱怎么读呢?陶艺说:“实际上,古琴的琴谱,它就是左右手的指法,勾剔抹挑、托劈打摘,实际上古琴的指法,也就是现在我们的书法结构,如果一个琴家能把古琴谱抄得好,他的书法一定会写得很好。”
 
    嘉宾金运昌说,扬州在历史上文化和经济都非常发达,古琴艺术也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就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古琴流派——广陵派,刘少椿是广陵派很了不起的一位大琴家,他收了很多弟子,打了很多琴谱,解放以后,他在南京艺术学院任教,也是桃李满天下。
 
    在刘少椿14岁的时候,便跟随父亲来到扬州,扬州是一个文化重镇,在这里,他学习昆曲、武术、书法、绘画,当时,刘少椿特意邀请博学多才的琴家孙绍陶担任家庭教师,为自己的儿女补习古文。随后,刘少椿拜孙绍陶为师,系统地学习古琴。痴迷于古琴的刘少椿非常刻苦,抚琴时达到“忘我”境界,战乱时期古琴不离身,被称为“琴痴”。此次亮相节目的康熙年间古琴是刘少椿的旧藏。这张古琴伴随了陶艺已经45年,思母之情和祖上的家风教诲尽在琴声中。因此,陶艺视这张古琴为“传家宝”。
 
    “一般清朝琴很难出断纹,要五百年后出断纹,加上这张琴灰胎非常好,所以出断纹了,而且这个断纹是环断,就证明它没有破过腹,没有大修过。这张琴是刘少椿的旧藏,在琴界这张琴很有名,传承有序,这张琴的做工很精良,它的岳山跟承露是一体的,焦尾做得也很漂亮,都是黄花梨的,下面的那个雁足是小叶檀的,而且雕着花。”著名古琴研究专家杨青认为,根据古琴上的款识,这是清代康熙年间琴士涂居运制作的古琴,明代的样式,涂氏是明末时期斫琴世家,这张古琴曾被辽宁的申奇彩收藏,后来被刘少椿珍藏,刘少椿将这张古琴送给最心爱的小女儿刘薇,母亲刘薇又将它留给了唯一的儿子陶艺。
 
    一封家书寄闰儿
 
    字字承载朱氏家风
 
    ■持宝人:朱自清嫡孙朱小涛
 
    ■传家宝:朱自清写给儿子朱闰生的家书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在朱自清经典散文《背影》的朗诵中,朱自清嫡孙朱小涛登场。
 
    节目现场,朱小涛回忆了曾祖父对祖父的严格要求:“那时候,曾祖父会一边喝酒,一边检查儿子作文,如果有很多肥圈,他就很高兴。但是如果评语少了,他就会大声斥责祖父。”
 
    朱小涛带到现场的“传家宝”是一封家书,“这是我爷爷写给我父亲的,1947年左右。当时我父亲在南京的一家报馆工作,刚从校对进入编辑组。”这在旁人看来都是好事,朱自清却在家书中反复叮嘱儿子:“你的学识和经验还不够,这样跳得太快。”朱小涛介绍,家书中朱自清还教育朱闰生要多读书充实自己,工作也要谨慎,“他特别提了一句,‘切不可因为跳得高,而略有骄心’。”
 
    节目中,朱小涛感慨地说,朱家没有成文的家规家训,但朱家几代人却有共同性格:一身正气,崇德向善,诚以待人,这也是朱家百年以来的家风熏陶。
 
    朱小涛在节目中讲述了朱自清“另类”的一面。“祖父其实也是个普通人,他爱美食,尤其是扬州美食,还喜欢打桥牌、打麻将。”朱小涛说,就包括朱自清的感情世界,也如普通人无异样,1931年去欧洲游学期间,甚至会因为继祖母的信去少了而着急上火。
 
    “这虽是一封家书,但朱自清先生没有一笔潦草,用朱丝栏信纸工工整整地写得清秀干净。先生这种认真的态度,就是对后人潜移默化的教育,看到这封信,就如同看到父亲的为人,后人就会照着做,这种家风尤其可贵。”嘉宾金运昌说。
 
    一封家书,几个故事,几篇散文,短短十多分钟的节目,却为观众完整还原了一个形象丰满的散文大家形象。主持人张腾岳说,“无论是在治学上还是做人上,还是教育子女身上,朱自清先生都可以称之为当时之楷模。”    
 
    记者 陶敏
 
  • 手机查看

    扫一扫 手机查看

  • 收藏

评论 0条评论

0/300

    TA创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