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琴网首页 > 资讯 > 盛夏幽鸣,余韵不绝-古琴音乐会回顾

盛夏幽鸣,余韵不绝-古琴音乐会回顾

2023年8月7号,癸卯立秋前一日,汉城昆剧古琴研习社携手吴派古琴艺术馆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星海剧场成功举办了“盛夏幽鸣-国际古琴音乐文化交流活动暨雅集音乐会”。本次活动为汉城昆剧古琴研习社国内的首次亮相。活动自发布预告起就受到了各界关注,座票皆尽,除特邀领导、嘉宾外,现场来自各地、各行业的观众多达300余人。

联袂伊始

作为在韩国的首个中国昆剧古琴社团,本着发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两国文化传播做出贡献的理念,我社从2023年开始着手各类中韩两国间的古琴与昆曲文化传播活动。本次雅集是我社继2023年5月韩国高校首次昆剧古琴传播雅集后又一大型活动,由我社艺术指导月老师对接推动,吴派古琴艺术馆孙老师为主要联络,并获得了张家港市政府及媒体的广泛支持。

创作排演

8月2日,我社成员分别从首尔、西安、青岛、上海等地赶赴沙洲张家港,开始了乐曲的排练、打磨合成以及媒体采访等相关工作。

曲目方面,从现有的古琴各演奏谱本中择录,根据曲目特点搭配合奏乐器,以曲情曲意细腻表达为出发点进行新的乐曲编配。此外,对舞美布置、流程安排、节目时长等的把握也有思量,力求最好的舞台呈现。

了更深刻的把握创作导向、提升作品艺术质感,我社成员赶赴江苏省苏州昆剧院、苏州昆剧传习所、昆山当代昆剧院、吴派古琴艺术馆、虞山派古琴艺术馆等地体验与学习,深刻体会昆剧与古琴这两门艺术在江南的承续脉络与当下的鲜活情景。

盛夏幽鸣

雅集初始,许晓佳与潘泓冰两位青年琴人在剧场大厅抚琴为活动预热,众多市民闻琴声而来,驻足欣赏。市民们不仅欣赏到了“潇湘水云”等传统古琴曲目,更有大家耳熟能详的“但愿人长久”等流行歌曲的移植曲。本次雅集音乐会在曲目上做了很多演奏尝试,包括合奏、原创琴歌、古曲复原、古曲独奏、昆曲清工等。

许晓佳

潘泓冰


特邀导聆:梁玉

青年琴家(西安音乐学院古琴演奏专业学士,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文化遗产与博物馆专业硕士),曾担中国琴学研究室古琴教师,参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北宋伶官式“凤鸣琴”测录工作,与浙江省博物馆“千年清音唐宋古琴新闻发布会、唐代藏琴“彩凤明岐”“疏影”的测录工作并担当录音助理。

一、琴箫合奏《杏花天》,传为清代琴家张鞠田以江苏民歌小调改编(待考),故以此曲开场为宜。

洞箫:月东晓 古琴:周宗旭

二、琴笛合奏《大胡笳》,琴笛合奏较之琴箫合奏少见,曲笛更添此曲清丽幽婉之妙。

曲笛:月东晓 古琴:王艺璇

三、琴歌《题破山寺后禅院》,此曲为我社琴人月老师创作,乐思取自昆曲旋律。辅以昆唱及打击乐。依诗句而度曲,以志求前人吟诵咏怀之意境。

磬:周宗旭 古琴:月东晓 昆唱:吴超越

四、琴笙合奏《本灵山》(第一章),此曲亦为我社琴人周老师尝试性打谱韩国存见朝鲜高宗时期古琴乐谱,以唐制式传统十七簧笙和之,可浅窥朝鲜半岛传统音乐之风貌。

唐制笙:月东晓 古琴:周宗旭

五、昆曲清工《玉簪记·琴挑》【懒画眉】,曲作通过“月”“云”“露”“蛩”“风”“叶”“落红”特定的物象,见景生情,情景交融,把男主角孤独寂寥的、凄凉悲伤的复杂心情烘托得淋漓尽致。由我社昆曲艺术指导吴老师演绎。

曲笛:月东晓 昆曲:吴超越

六、古琴独奏《鹤鸣九皋》,吴文光教授打谱,操缦者孙同学亦为虞山吴派再传琴人,气韵生动,细微毕现。

古琴:孙嘉晨

七、古琴独奏《泛沧浪》,吴文光教授打谱,合参黄梅副教授演奏版,由我社古琴艺术指导月老师演奏。三年磨合一曲之功,指下不虚。

古琴:月东晓

八、古琴独奏《龙翔操》,张子谦演奏本,操缦者翟老师为戴晓莲教授高足。跌宕飘逸,可观广陵一脉传承之欣欣活力。

古琴:翟忻来

九、古琴独奏《欸乃》,李村教授演奏版,由我社古琴艺术指导王老师演奏,乐曲疾徐分明,开合之处令人为之叹服,乐句处理不落俗套,意味无穷。

古琴:王艺璇

十、琴歌《履霜操》,由苏州市级古琴非遗传承人孙老师打谱演奏,赵老师演唱。后乐且忧天下,平生惟奏一曲,追慕范文正公之风范,足启后人。

洞箫:月东晓 古琴:孙海滨 吟唱:赵晓花

尾声,我社发起人周宗旭代赠吴派古琴艺术馆墨宝“后乐且忧天下,平生惟奏一曲”隶书中堂一副,为友好交流留下印证。此作品为韩国泰斗级书法大家李武镐先生根据孙海滨老师打谱操缦的《履霜操》而题写。

注:李武镐,韩国世界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会长,曾任韩国历届总统之书法导师,也是诸多韩国政要的书法指导。


袅袅余音

本次活动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苏报集团融媒体中心、张家港市融媒体中心、现代快报、交汇点等媒体进行了报道与采访,抖音、微信等多个平台还开展了实时直播。同时,东渡诗社也为本次活动赋诗数篇。


贺诗(部分)

《吴派古琴艺术馆盛夏幽鸣音乐会作》

客疏人懒困,夏长其奈何?

今朝有雅事,招邀且一过。

古琴吴派盛,子弟各登科。

曲名变百象,音声散烦疴。

风月溯今古,引得遐思多。

投眼羡颜色,颔首感长歌。

归梦少年我,应酣到羲和。

——2023.8.7冷子瑜

 

《鹧鸪天·夏夜观沙洲琴社演出有寄》

盛夏幽鸣城邑东。恍如深谷沐秋风。月辉林表全忘俗,心逐泉流不觉空。

琴已罢,意犹浓。归来梦与子期同。何当更做岐王客,良宴迷情指上功。

——-2023.8.8朱同瑞

 

《听古琴曲鹤鸣九皋》

七弦声乍起,似有鹤升腾。

举足于平泽,引吭凌碧层。

技随纤指出,意自寸心承。

若问其中味,无勤或不能。

——-2023.8.8李振华

此次活动是我社建设与成长的重要一步,我们努力通过传播传统音乐文化在中韩两国间架起友谊的桥梁,也期待不久的将来中韩各界有更多的交流。

留影


本文来源:【汉城昆剧古琴研习社】

  • 手机查看

    扫一扫 手机查看

  • 收藏

评论 0条评论

0/300

    TA创建的文章